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50|回复: 7

了解一下我国潜艇的发展及现状(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4 08: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次大战期间,德国把潜艇的隐蔽性和突击能力强的优点发挥透彻,各国无不把潜艇列为优先发展对象。
      我国海军从组建之初便把“快、潜、空”(快艇、潜艇、飞机)作为三大重点主力兵种发展。
      潜艇部队素有海军骄子之称,始终是中国海防的支柱,中国海军拥有西太平洋规模最大的一支常规潜艇部队。
     1950年3月毛主席从当时新中国所处的国防形势出发,果断指示军委着手组建潜艇部队。年底,人民海军正式向苏联提出订购潜艇(M、C型小型潜艇)并培训学员的要求。1951年3月,经周总理批准,海军成立了潜艇学习队,275名官兵到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驻旅顺潜艇支队学习,周总理两次到学习队视察,朱德、刘伯承和陈毅也相继来视察。1952年5月,我国第一个潜艇基地在青岛建成。1952年11月由原川北军区机关519名官兵在青岛筹建了四海校即潜艇学校(1960年10月组建了潜艇士兵学校),校长傅继泽。
   1954年6月潜艇学习队结业,接受了首批向苏联购买的潜艇,同时在旅顺港组建了中国潜艇兵的开山之祖—海军独立潜水艇大队,傅继泽将军(后曾任海军副司令)兼任大队长。6月24日,海军独立潜艇大队接收了2艘苏联M级老式小型潜艇,命名为“新中国11号”和“新中国12号”;7月,又接收了2艘苏联“斯大林”级(C级)中型潜艇,命名为“国防21号”和“国防22号”,在老毛子顾问团手把手地调教下中国海军的第一代潜艇兵很快成长,并开始执行远航巡逻警戒任务。1955年9月独立潜艇大队扩建为潜水艇第1支队。1958年12月以1支队为基础,组建了潜艇第2、12、22支队。1965年9月组建32 支队,在南海部署潜艇兵力。1970年以后又相继组建了42、52支队(南海下川岛的52支队曾因驻泊条件欠佳等原因于90年代初一度被撤消,10年后因台海形势需要又恢复建制)。80年代中期组建了62支队,62支队曾打算以浙、闽交界的沙埕港(福建福鼎)为基地,但由于港内流速过急,后改驻大连小平岛。潜艇部队一直成为人民海军的主战兵种。 一、潜艇的改进。潜艇的改进主要针对035型(北约称为“明”级)潜艇。主要改进有:改进声呐系统,加装了法国的DUUX5 声纳系统,主要用作被动测距、截获,采用低频;改变了涂装,加涂声纳波吸收材料;加装了新型光电潜望镜、209 型雷达侦察系统;全面调整了排水孔的设计方式,更为细小;安装了SFCS-3火控系统,具有显示4个目标,同时攻击其中2个目标的能力;安装了Magnavox 卫星导航系统。改进后的035ES5F改型潜艇共6艘,分别部署于北海和南海舰队。
     潜艇的新建。
     039型(北约称为宋级)潜艇作为新一代国产常规潜艇,已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武昌(428)造船厂定型生产。其总研制费用,在1996年定型时已超过20亿元人民币。“宋”级潜艇为双壳体结构,共7个舱:依次分为雷弹舱、指挥舱、前蓄电池舱、后蓄电池舱、柴电机组舱、推进电机舱和轴系舱。该级潜艇长74.9米,宽8.4米,吃水5.3米,水上排水量1700吨,水下排水量2250吨,储备浮力较高,为鲸形艇体。该型艇装两台(或3台)柴油机,单轴、七叶大弯角螺旋桨推进,水上航速15节,水下航速22节。指挥台围壳(俗称舰桥)位于艇前三分之一处,艏水平舵位于指挥台围壳前部水上驾驶舱之下两侧,围壳后部有用于容纳各种观通设备的升降桅杆。艇上武备为533毫米鱼雷发射管6具,艇艏安装球形声纳,用于主/被动搜索与攻击,艇侧装有低频被动搜索声纳基阵。艇上还装备水面搜索雷达,电子支援系统和警戒雷达等。该级潜艇在水下一定深度可快速上浮脱险,具有与深潜救生器对接的能力。“宋”级潜艇的一大特点是噪音大幅降低。   在声电系统方面,“宋”级潜艇的声纳系统相当先进,一套为装设在艇艏的中频主被动搜索与攻击舰壳声纳,一套为装设在舷侧的被动低频搜索声纳阵,估计还将研制配备拖曳式被动声纳系统。“宋”级潜艇的光电桅杆系统非常先进。从桅杆外形看,光电探测系统包括电视摄像机、红外成像仪以及激光测距器等,还配有平面搜索雷达和雷达告警系统等。艇中作战指挥系统也已高度数字化和自动化,所有探测系统与武器系统均整合在一起,作战性能相当不错。另据国内媒体透露,“宋”级潜艇配备的新一代探测设备和作战指挥系统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很高,快速反应能力、搜索和跟踪能力很强,有较高的方位分辨率,对作战全过程可实施集中指挥,并可对多种武器进行综合控制,还可在一定距离上对来袭鱼雷报警。   在武器系统上,“宋”级潜艇配备的相当齐全,具有可全深度发射的线导鱼雷,以及自导鱼雷、反舰导弹和布放水雷等多种作战能力。在鱼雷方面,装备有新型反潜鱼雷和新型反舰鱼雷。前者是我国海军装备的第一种线导鱼雷,也是我国常规潜艇装备的第一种反潜鱼雷。该型鱼雷弹径533毫米。它使用先进的奥托燃料热动力推进,采用线导加主被动声导联合制导方式,可有效对付核潜艇。 039是我国常规潜艇发展的一大突破,具有5个第一:第一次使用单轴七叶高弯角螺旋桨推进器;第一次装设了数字显示声纳、光电桅杆以及整合式的自动化指挥系统;第一次配备线导反潜鱼雷;第一次配备潜射反舰导弹;第一次配备潜射反潜导弹。但仍有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可能是潜艇的噪音较大。噪音大是潜艇的致命弱点,会丧失隐蔽性和突然性,且易被敌发现而受攻击。这对攻击潜艇尤为重要,因为它需迫近敌舰才能展开攻击。从宋级潜艇没有敷设消音瓦和艇体突出物较多来看,静音效果可能不会太好。水下搜索与跟踪技术估计是另一个问题。在水下相当远的距离搜索和跟踪敌舰艇,是潜艇实施攻击和保护自己的首要条件。我国这方面的技术仍然落后,估计宋级潜艇声纳性能仍不让人满意。目前039A型潜艇已有数艘服役,另有多艘在建。预计在2005年底将超过10艘,分别部署在三大舰队。其中东海舰队的宁波大榭岛潜艇22支队8艘(314和324艇在2004年5月曾随我舰艇编队成功访问香港而引人关注),南海安游32支队2艘。据说,世界上首套潜射防空导弹已于2005年2月由314艇发射成功。对此,美、倭、台军方极为不安。三、潜艇的购买。由于我国自行建造的039型潜艇仍存在不足,因此决定购买俄国12艘基洛级(北约称K级)潜艇来满足未来海军作战需要,其中首批2艘877型和2艘新一代636型已在潜艇42支队(宁波象山西沪港)服役。新一代636型计划共引进10艘,第二批8艘中已有部分接回,在淞沪水警区装载,剩余几艘不久也将交货。636型计划加装“俱乐部”多用途导弹系统。   
    “基洛”级是前苏联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设计的常规潜艇,为前苏联研制的最后一级常规潜艇,也是俄罗斯海军最先进的常规潜艇,原型为877型,出口型编号877EKM,改进型为636型。“基洛”级1974年开始设计,1979年开工,首艇1981年建成入列。   与以往苏式常规潜艇相比,“基洛”级潜艇技术相当进步。采用了前苏联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在柴电机组、推进电机、水声设备以及武备系统等方面都足以和西方媲美。基洛级柴电潜艇外型为低阻水滴型,艇体分为6个耐压舱,储备浮力为30%,任一舱破损都仍能保持不沉性。水下排水量超过3千吨,拥有大的武器载量,良好的居住性以及优良的远航能力。动力装置包括了两台柴电机组,一台推进电机和一台经济巡航电机。柴电机组可在水面及通气管状态下工作。该级潜艇由鲁宾船舰设计局研制,采用双壳体结构,生存力很强,储备浮力高达32%,可为船员和设备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间,并留有改装余地(美国潜艇储备浮力一般仅为13%)。潜艇壳体用24-27毫米的高强度钢板焊接而成,焊接处加厚到30-35毫米,最大潜深达400米。其中,改进的636型外壳直径近10米,内壳直径7米,可容纳大型作战指挥系统和水声侦察系统。为加强静音效果,鲁宾船舰设计局采用短粗的水滴型艇形,以减少水中航行阻力,降低水摩擦声音;还使用消声瓦和反声纳橡胶涂层将艇体包装起来,以吸收潜艇自身噪音,阻止敌主动声纳的探测;重新设计推进系统,电动机轴速由每分钟500转降到250转,用单轴螺旋桨代替传统的双轴或三轴螺旋桨,桨叶由6叶增为7叶。同时,它采用了双层弹性机座等技术,发动机下均加装软垫等。通过这些静音措施,“基洛”级潜艇噪音大幅降低,已成为目前世界上静音效果最好的常规潜艇之一,有“海底黑洞”的绰号。   “基洛”级潜艇全长73.8米,宽9.9米,水面排水量2300吨,水下排水量3050吨,动力为两台柴油机,6800马力,外加两台电动机,水上最高航速16节,水下最高航速20节,续航力42天,最大航程10000KM。在武器配备上,装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能发射多种型号鱼雷,包括主被动联合声自导反潜鱼雷和线导加声导反潜反舰多用途鱼雷,最多可携带18枚鱼雷,其中6枚装在发射管内,12枚装贮存在舱内。鱼雷采用压缩气体式发射,配有快速装雷设备,6枚鱼雷可在15秒内发射完毕,2分钟后可发射第二批。该级潜艇还能执行布雷任务,配备有12具水雷发射装置及12部深水水雷发射架,最多可携带24枚水雷,最大布放深度50米。该级潜艇还配有防空导弹,装有一部防空导弹发射架,配备6枚全天候、 中近程SA-N-8型防空导弹。该型导弹使用红外导引头,作战距离600~6000米。导弹发射架位于无线电天线罩和通气管之间,但需手动操作发射。   在光电系统上,该级潜艇装有2个攻击潜望镜,可在航速8-10节、水深15米时使用;配备有一台MPM25EM对空搜索警戒雷达及一台MPK50E对海搜索导航雷达。该雷达可在20KM处探测出驱逐舰目标。另外,它还配备有电子对抗和雷达告警系统。在声纳系统上,它配备有一部中频被动式阵列孔径搜索与攻击‘舰壳声纳,以及一部高频主动攻击舰壳声纳。被动阵列孔径声纳面积达24M2,超过所有北约国家常规潜艇声纳的功能。636型潜艇声纳侦测距离为水下20KM,水面80KM,侦测水面船队距离更远,达200KM。潜艇作战指挥系统非常先进,所有感测器均整合在一起,由数字化系统进行整理,能自动解算出执行任务的最佳方案,具有同时跟踪5个目标、接战2个目标的能力。为提高战力,新改进的636型潜艇又作了进一步改良,自动化程度更高。   从总体看,“基洛”级潜艇的性能相当不错,静音效果尤为突出。     四、现役主战常规潜艇更新型的041系列潜艇(北约称元级)
041型已分别在上海江南造船厂、武汉新船(438)厂下水试航装载,即将入列,水下排水量超过3000吨,总体性能已超过基洛级。 近日来,关于中国新型元级潜艇下水的报道遍布港台及众多权威西方军事媒体,外界普遍意识到,中国正在全力提高潜艇部队的装备水平,以应对来自台湾海峡的不测风云。据美国国防与情报官员的说法,中国海军已建造出一种新型攻击潜艇,而美国的情报机构事先并不知道中国在制造这样的潜艇。报道称,这种潜艇的照片现身在某个网站上才被美方发现,由于是首次发现,五角大楼将其称为元级潜艇。美方发布的消息称,这些披露在网络上的照片反映的是该潜艇在中国内地著名的武昌造船厂下水时的情景。五角大楼一名官员说,这种新型潜艇对美国情报部门来说是个“技术意外”,因为情报部门并不知道北京正在制造非核动力攻击性潜艇。美国情报机构对这艘潜艇的细节所知甚少,但相信它肯定是柴电动力,而不是核动力。西方国防分析家纷纷认为,该级潜艇在外观上所体现的特征似乎是证明中国在积极吸收本身发展的硬体与俄罗斯武器系统的技术,努力提高潜艇部队的技术水平,应对来自台海的战事。目前,来自各官方以及民间有关中国下水新潜艇的讨论随着美国五角大楼的发言而愈发热烈。比较被众多海外军事媒体普遍接受的评价是,该级潜艇属于在中国外购的基洛级和国产039宋级潜艇的基础上的技术合成产物,是中国人民海军一贯“稳步推进”的装备更新方针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可以算是“超宋级”潜艇。海外军事分析专家称,元级潜艇在艇体的脊背设计上几乎和877EKM基洛级如出一辙,可以基本肯定的是,中国的设计人员借鉴了基洛级的设计方案。 早期宋级潜艇高大的阶梯状指挥塔围壳明显加大了潜艇水下潜航的阻力,对潜艇的航行稳定性也造成影响,元级潜艇的指挥塔围壳的大小、形状和在全艇的位置比例与基洛级非常接近,高度上与以前武昌造船厂建造的宋级潜艇有明显的降低,这似乎印证了中国设计人员对俄国方案的认可。不过,元级潜艇的指挥塔围壳并未全盘照搬基洛级的风格,它继承了宋级潜艇的水平舵,反而与欧洲常规柴电潜艇的设计相靠拢,当然在尺寸比例上比欧洲潜艇大许多。另外,细看这艘新潜艇的指挥塔围壳的上方舷窗排数与基洛、宋级潜艇均有区别。围壳与艇体交界处采用类似美国海浪级的圆滑过渡,可降低水下阻力和噪声,并提高试航性,操纵性和整体稳定性。  
        在许多人眼里,已服役的元级潜艇引起人们另一广泛争议的地方是它们采用现在不再流行的鲸型艇体,而中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掌握了适合水下航行的水滴型艇体设计建造工艺并付诸于两款国产核潜艇身上,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中国的柴电潜艇家族却始终在陈旧的雪茄型艇体和鲸型艇体上徘徊不前?显然技术上不是问题,那么中国的潜艇设计人员究竟是如何考虑的呢?也许真正意义上采用水滴型艇体的元级给了外界一个盼望已久的答案。元级潜艇的排水量较之宋级会有很大提高,内部可能采用与基洛级潜艇相同采用双壳体结构,为的是加强生存力,为乘员和设备提供更多使用空间,并留有改装余地。为加强静音效果,元级潜艇采用短粗的水滴型艇形,以减少水中航行阻力,降低与水摩擦声音;从现有所掌握的资料分析,元级潜艇还使用消音瓦和反声纳橡胶涂层将艇体包装起来,以吸收潜艇自身噪音,并阻止敌主动声纳的探测。  在其他方面,元级潜艇也给人们留下众多思考的空间。基洛级艇体每边有15排、每排6孔相连的进、排水孔(即基洛级艇体每侧共有90个进、排水孔),而元级排水孔分布位置都和基洛级不同,另外新潜艇的照片显示其尾舵是十字舵而非基洛级的T字舵。  从现有的报道看,海外军事专家对元级潜艇的评价大多集中在外观的研判,至于内部设备的分析则主要靠对过去中国潜艇研发以及国外技术引进情况的掌握  鉴于中国从俄罗斯大批量引进基洛级潜艇以及中国传统的“引进技术胜过购买产品”的采购原则,再加上人民海军以及军工部门对基洛级的使用与维护已有一段不短的时日,这些优异技术在元级潜艇身上“开花结果”显然是顺理成章的事。 041、041(元级,亦称超宋级)有何超人能耐?为什么说中国不需要AIP(不依赖空气的推进技术)这种落后的技术? 中国大量制造039A“宋”级常规潜艇,象下猪仔 一样,不是一条一条的,而是在一窝一窝的下。年内就有将近8条下水,不禁让入感叹,海军真是疯了!难道中国潜艇技术有了什么重大突破么?中国连AIP(不依靠空气的动力系统,如斯特林发动机、燃料电池系统等)都没有,造那些续航力有限的常规潜艇没有太大的用途。不过中国军方做事一般是比较谨慎的。可是中国从来没有AIP 系统研制成功的消息,难道又是引进俄国的技术么?还有,联想到中国大量引进没有AIP 技术被认为不合时宜的“基诺”潜艇,而不是带有AIP 动力的“阿穆尔”潜艇令人费解。因为在有可能引进先进潜艇的情况下,放弃更先进的引进相对落后的潜艇,肯定内有深意。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绝对不会! 令人兴奋的是,常规潜艇传统的扁箭头形主柴油机水下排气消泡罩在041的指挥室围壳(俗称舰桥)后部上方已不见踪影(039A上仍清晰可见),而变成两排稍内凹的小圆孔!这足以说明,在041上安装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水下推进动力系统已毫无疑问。
      中国第20艘明级潜艇的长度较以前建造的同型艇加长2米,据推测这是为安装AIP系统进行试验而采取的举措。2003年初,美国五角大楼向美国国会提供的一份关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报告称:“预计一种性能先进的新型041元级柴电潜艇将安装性能优异的AIP推进系统。”而目前,五角大楼确认元级潜艇没有理由不采用这些顶尖技术。不过,与AIP系统相比,潜艇水下导航极为复杂,精度难以掌握,中国海军潜艇学院教师朱海博士已攻克潜艇水下导航的难关。据中国媒体报道,他用3年时间研制出一套潜艇水下导航系统,1999年11月中国海军潜艇在山东威海附近海域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水下导航技术及其嵌入的导航装置工作可靠、精度较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潜艇安装使用。中国技术专家的评价是: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大大提高潜艇的水下导航与作战能力,使中国潜艇导航技术又上一个台阶,该潜艇水下导航系统的性能到底如何,外界现仍不可知,但从朱海的研究领域判断,该导航装置应与GPS与激光雷达技术有关。  
        至于武器系统方面,外界密切关注着潜射导弹上艇的问题。2000年9月6日出版的《简氏防务周刊》发表了海军编辑理查德·斯科特的报道,声称俄罗斯革新家(Novator)设计局已将3M54俱乐部型潜射导弹的技术资料通过俄罗斯国家武器进出口公司转交中国,该导弹可从水面舰艇或基洛877/636型柴电潜艇上发射,1999年,俄罗斯革新家设计局研制出两种以外销为主的导弹系统--潜艇使用的俱乐部-S和水面舰艇使用的俱乐部-N。这两种导弹系统用于攻击各类水面舰艇、潜艇和已知坐标的固定目标、地面慢速目标等。这两种系统主要发射3M54E(E1)、3M54E和91RE1(E2)等3种型号的导弹。3M54E执行反舰任务。该导弹由发射助推器、亚音速低空巡航级和超音速有效载荷级组成,它的另一种型号3M54E1将装备小型舰船和潜艇,由发射助推器和亚音速有翼巡航级组成,与3M54E相比,它有一个较大的战斗部。3M54E攻击地面目标,这种用于攻击地面目标的有翼导弹由发射助推器和亚音速低空飞行的巡航级组成,弹上飞行控制系统有一个气压高度表,可使导弹保持精确的飞行高度;地形匹配和卫星导航系统确保导弹有较高的命中精度。91RE1(E2)用于反潜,有一个配备寻的传感器导引头的可分离水下火箭,它们的区别仅在于发动机不同。用于俱乐部-S系统的91RE1导弹从潜艇鱼雷管发射,而用于俱乐部-N系统的91RE2导弹是从水面舰艇甲板上的标准发射装置发射的,发射之前,将把目标和飞行数据装入导弹。系统中的成套多用途地面设备将为导弹提供维护和发射前的准备。俱乐部导弹的特点是用标准的火控系统控制多种型号的导弹,针对不同的任务和战术环境,能够选择相应的导弹。据英国《     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中国已向俄罗斯表达出购买3M54俱乐部型潜射导弹系统的浓厚兴趣,由于它能从潜艇标准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中发射,因此元级潜艇装备该系统的可能性是显而易见的,这对封锁海峡、阻遏敌航母战斗群向危机地带靠近将具有强大的威慑力。 目前在美国海军术语中常见的“浅海水域”是指水深在200米以内的海域。目前人类在海洋中各种主要的经济活动都集中在这一区域,对海洋的各项开发利用也主要集中在这一区域,因而成为各国海上冲突的重要根源之一。中国是一个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海岸线漫长的国家,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成为中国海洋国土,其中包括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海域为300万平方公里,中国沿海一线有近万个大小岛屿,其中最大的沿海岛屿-台湾至今仍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下,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形成了最直接的威胁。  
      中国有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沿着这些海岸线的是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这些区域构成了目前中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核心地区,是目前中国国家力量的精华所在地区,但也是中国国家安全中隐患最严重的地区,同时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潜在冲突热点地区。其中与中国直接有关,随时有可能爆发的危机包括:台湾问题、南海岛屿归属问题、中倭钓鱼岛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美倭军事同盟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既对抗十分激烈,而这些冲突的对抗将发生在海洋上。 
    所有的冲突都将以中国周边的浅水海域为主要的潜在战场:这其中渤海平均水深18米,面积7.7万平方公里;黄海平均水深44米,面积38万平方公里;南海平均水深1200米,面积350万平方公里,但西沙和南沙群岛均为珊瑚礁岛屿,是南海中的水下浅滩地区,而台湾海峡平均水深为100米左右,台湾东岸也有一个坡度相对平缓的浅水海域。所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当危机爆发的时候,中国海军力量作战的主要场所将是中国周边的浅海地区。按照目前中国海军“积极防御”和“近海歼敌”的海军战略思想,和“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军队当前作战任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海军的主要作战方向将是有效控制第一、二岛链内外。目前,所有与中国有关的涉及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和争端都集中在中国的近海,可以说中国海军是目前中国武装力量中最靠近战争边缘的部分,对中国的国家安全起到决定性的因素,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走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的道路,快速发展中国海军的装备,充分利用军事革命的成果,形成在局部占绝对优势“杀手锏”作战力量,以局部的技术和兵力优势取得局部的军事胜利,而以威慑性的总体战略军事力量,其中包括核武器系统,使战局得到控制,是目前中国现实的海军发展路线。而这其中如何形成在海上作战能取得绝对优势的武器系统,形成数种有“杀手锏”能力的海军装备,是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海军的当务之急。外界认为,中国研制出元级潜艇一事表明,解放军海军(PLAN)的战略计划制订者们将柴电潜艇视为一种重要的武器装备。它们将增强中国已经拥有的一支由多艘从俄罗斯海军转交的基洛级潜艇部队的作战能力,再加上现有的多艘宋级、元级潜艇,将与中国目前拥有的数艘舰龄较老的R级和20艘明级一起,构成西太平洋近海地区一支令人生畏的作战力量。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中国人民海军将继续通过“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未来海军柴电潜艇部队将有明级和宋级做主战装备,配合更精密的元级与基洛级,形成战斗力的“高低搭配”,面对周边地区的柴电潜艇强手甚至会略占上风,如果能充分钻研水下战法,溶入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才智,在不远的将来,强大的人民海军潜艇部队将成为一支令所有敌人胆战心惊、寝食难安的水下突击先锋和王牌!

380 041 远征80号 3000吨 武昌新造船(438)厂 已服役,南海舰队 潜艇32支队
381 041A远征81号3000吨 武昌新造船厂 已试航,南海舰队 潜艇32支队
382 041A远征82号 3000吨 江南造船厂 已试航,南海舰队 潜艇32支队
383 041B远征83 号 3000吨 武昌新造船厂 在建 南海舰队 潜艇32支队
384 041B远征84 号 3000吨 江南造船厂 在建 南海舰队 潜艇32支队基洛级(877、636型)
364 877 远征64号3000吨 1995年2月入列 东海舰队(宁波象山西沪港潜艇42支队,下同)俄上将造船厂
365 877 远征65号3000吨 1996年11月入列 东海舰队 42支队 俄上将造船厂
366 636 远征66号3000吨 1998年1月入列 东海舰队 42支队 俄上将造船厂
367 636 远征67号3000吨 1999年2月入列 东海舰队 42支队 俄上将造船厂
368 636A 远征68号3000吨2004年12月购回 东海舰队 42支队 俄上将造船厂
369 636A 远征69号3000吨2004年12月购回 东海舰队 42支队 俄上将造船厂
370 636A 远征69号3000吨 2005年10月入列东海舰队42支队 俄下诺夫哥罗德船厂
另有5艘也将在上将船厂、北德文斯克船厂和下诺夫哥罗德造船厂船厂陆续开工。
039(北约称宋级)
320 039(首制艇) 远征20号2250吨 1997年入列 武昌(428厂,下同)造船厂 东海舰队(先在象山42支队,后宁波大榭岛潜艇22支队为039系列,42支队为俄制基洛级系列)。
314 远征14号、315远征15号、316 远征16号、317远征17号、318远征18号、319远征19号、321-327远征21-27号 为039A或039G,从外型上看与舰桥上端后部高出的首制艇320不同。1999年开始陆续入列,武昌造船厂、江南造船厂,东海舰队宁波大榭岛潜艇22支队、南海舰队三亚安游港潜艇32支队、下川岛潜艇52支队。另有多艘也将在江南、武昌船厂陆续开工建造。
发表于 2011-9-14 09: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的资料。
发表于 2011-9-14 13: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过他们的导弹..有鱼翅样的翼...瘦长小,心想这能打倒什么玩意?
发表于 2011-9-15 15: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装备的更新,是否利剑,还要经战争的考验。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16: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潜艇从来没有进行过实战,与美国、德国、日本、苏联有很大实战差距,这些国家在二战的潜艇大战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16: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马要拉出来溜达溜达才行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16: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像仇书记当年待的木质Y型船,经不起一发便携火箭弹的打击。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18: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西沪港战友之家 ( 沪ICP备09012567号-3 )

GMT+8, 2025-11-5 23:29 , Processed in 0.1243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