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73|回复: 5

普陀山锚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1 16: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普陀山锚训
——拾回丢失的记忆之二十五


      普陀山海区,这是我们东海舰队潜艇部队所熟悉的地方,如今听起来还是那么亲切。

    海训期间,早晨时间安排的紧凑,艇内更拉响起床铃,政委在三舱通过广播器提醒大家,上甲板湿滑,舰员注意安全。舰员分别从舰首、舰尾和三舱生降口鱼贯走上上甲板。烟瘾大的同志利用在水上厕所边等候方便之机,正在吞云驾雾,解决烟瘾问题。舱段专业的同志接通了淡水,舰员开始洗漱。遇到冬天,甲板上寒气逼人,自来水被风刮的或左或右,冷嗖嗖的飘落在人的脸上、手上觉得生疼。舰桥上副长不断摧促大家动作快点,马上要备航备潜了。动作慢点的同志加快了节奏胡乱对付一下。

   政委作出海前的讲话,大致内容是要大家克服晕船惧怕心理,要有战胜风浪的气慨,胜利完成训练任务。我在260艇时,张政委每次动员特喜欢说到天气,比如港内都出现涌浪,他却总爱说道,刚才听了预报今天风浪不大,涌也很小,大家不要害怕。可是,结果艇一出港,就开始摇晃起来,大伙儿没少遭罪。而有时,风浪并不大时,他提醒大家今天风浪大,希望各舱室固定好物品,结果并没遇到大的风浪。时间长了大家习惯了政委的说辞,他说风浪不大,就说明今天海上涌浪很大,反之,他说这天风浪很大,一定是舒服的一天。过后我们问起原由,政委解释说,革命战士遇到困难时要勇于克服,敢于挑战。但在风平浪静时,也不能掉以轻心,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不得存有丝毫马虎。

   副长下达了 “各就备航备潜岗位”口令,“是,各就备航备潜岗位”各舱室、各战位复诵口令,依据从舰尾至舰首,再到三舱的顺序回复口令。 “各就起锚岗位”。早餐依然是在航渡过程中进行,怕晕船的同志不敢吃的太多,但又不能不吃,避免呕吐伤胃。艰难的航渡过后终于抵达训练海区。出于自私考虑,在所有科目中我比较喜欢水下倒车,制造纵倾、潜坐海底、配合猎潜艇等相关科目,一句话,凡潜艇不出水面就觉得舒服。一是免遭水面晕船呕吐之苦,二是与我们鱼雷兵专业关联不大,只是定时检查水密,倾听舷外的异想、动静,随时报告口令。

    我最紧张听到的口令是:战斗警报。诸如,战斗警报!鱼雷攻击。战斗警报!准备通过危险深度。那种气势和氛围一下子让人紧张起来。前者让人觉得好象真的如临大敌,好一阵紧张操作。后者潜艇上浮通过到一定深度的危险系数,也叫人丝毫不敢松懈。但也有一种战斗警报皆大欢喜,那就是:进港战斗警报!疲惫的水兵好象迎来了曙光,胜利地抵达幸福的港湾。如果说战斗警报最让人紧张,那么“速—潜”口令,就最为让我感到害怕了。舰桥上艇长和着风声的一长声口令:“速--潜”,机电长的声嘶力竭的复诵,连同各水柜强大的注水声,让每个舰员抖增几分战斗气氛,同时也更让我害怕起来。我第一次听到急促的“速潜”口令,听到强烈的注水声响,面色惊愕,不知潜艇发生了什么事。以至后来遇到速潜一直都心有余悸。

  “速潜”多为单项的考核,考艇长、考机电长、考水手长,考全艇的技术技能,考各专业的相互协调,在56、58和60秒之内能否稳定在水下8米。如此水上水下的反复,让人高度紧张。有时 “速潜”与“战斗警报”往往是互为渗透,彼此递进。在海训的日子里,政委的思想政治工作被发挥到淋漓尽致,细化到每一个小节,他和战士风雨同舟,体现出一种人性化的关爱。

   我经历过两条艇,遇到几任政委,出海时,他们手提一个电茶壶,总是行走在每个舱室,将茶水递到每个战位。茶壶里有时清茶,有时放入蔗糖,而咖啡、牛奶、麦乳精又会隔三差五地调换。他们借给每个舱室送水的机会,爱坐下和大家说上几句,从中了解出海期间战士的思想动态。有时也喜欢考问大家一下,特别是对刚上艇的新兵。自己的损管职责是什么,损管器材、轻潜水装置会不会使用等,以做到发现问题,便于日后补救。

  那时艇从54、55海区训练返航能靠上码头是件幸运的事,但这种美差是不多见的,泊锚的次数总是多于靠码头。我在一舱,泊锚时报告锚链长度是我的职责。普陀山泊锚,锚链长度一般总在80—120米之间。锚链每下10米报告一次。当听到“泊锚完毕”就OK了。返航后经常泊锚,这里面除普陀山军港码头紧张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潜艇白天训练,蓄电池电耗大,为保证正常海训,每隔一晚必须充电。充电时那种轰鸣声,在宁静的夜晚搅得人无法入眠。而潜艇兵由于经常出海、值更与潜艇朝夕相处,对于嘈杂、潮湿、狭窄早已司空见惯。

  记得第一次出海晚上睡觉遇到充电时,舱室里的轰鸣声搅得心烦气燥。可是,过了两日,不觉适应了环境,在机器的摧眠声中竟进入到梦香。有趣的是,每次待到停机时,刹那间万籁俱寂,反不觉自己醒了,这或许就是常说的条件反射吧。夜晚的普陀山锚地,静寂沉睡。电台播诵的新闻或海洋有关气象,在舱室里低回,灯光落在睡在吊床上水兵的脸庞,亲切而温暖。艇锚泊在茫茫大海里,显得无助而空洞,象是一叶小舟,象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岛。

  海面四周黑暗模糊,天空低垂墨蓝辽远,借助于舰首的锚灯光亮,方能感觉到海水的微波细浪。值更的同志穿着防寒服坐在舰桥上警戒海面,关注潜艇锚泊的安全。在距锚地遥遥相对的是佛教圣地普陀山,是夜的普陀山仍然香火鼎盛,信客膜拜,鼓乐声声,好一派热闹景象。虽然两地相距咫尺,却又远似天涯,虽然向往对岸的万家灯火,人间天堂,但年青水兵夜泊巨鲸,成为守卫祖国海疆的万里长城。

      但是,也有每次返航都能靠上码头的美差,不过那是特例。普陀山军港是猎潜艇72大队驻地,遇到潜艇配合他们训练时,他们总显得那么友好关爱,腾出码头让潜艇靠上,让潜艇官兵休息好,以便第二天集中精力配合训练,确保自己训练出好成绩。当然,在猎潜艇大队有老乡、军校同学、知己任军政主官的也能享有一定的照顾。记得1984年我调到257艇时正赶上全训,出海的次数尤为频繁。听说这个大队政委和我们艇政委是军校同学,所以靠码头的机会就多了一些。每当听到“艇已靠好XX码头,开始码头值更,舰员打扫卫生准备离舰”时,大家兴高采烈。连续几天泊锚,让人十分疲惫,吃不香,睡不实,早晨起来腰酸背痛,连肚子都“咕咕”直叫。现在好了,回到了陆地,起码可以放松放松手脚,到处走走,洗洗澡,美美吃上一顿。

      85年春季,有次科目训练计划出海一个星期,赶上天公不作美不是雾大,就是风浪大,不得不作出休整。有天,我们早早起来备航备潜,准备“各就离码头岗位”时,就接到司令部命令,海区风浪大在码头休整待命。这已是连续第二天休整了。休整的日子是快乐自由的,除了留下艇内更、码头更,其他人都可以自由活动,我们飞一般跑向前寺,后寺,可以尽情享受普陀山的阳光、海水和沙滩。正值春暖花开,是旅游的好时机,山上游人香客倍增,具有意味的是我们一身油腻腻的工作服竟和他们走在一起。千步沙,百步沙是浪漫的走廊,时时闪动起年青人青春的身影,回荡起姑娘们银铃般的笑声,我们脚登一双翻毛工作皮鞋坚硬地踏在细软的沙滩上,追逐起幸福的梦想。

  休整期间,吃饭也是甜美的,它不是艇锚泊时的飘荡不定,更不是在航渡过程中的惊心动魄,此时,艇已靠在码头上,没有一点风浪的侵扰,机械的轰鸣,一切都是静止安宁的,大家完全抛开了晕船呕吐的顾虑,吃的香,吃的实。尔后,走上码头美美地吸上一口烟。然而,连续的休整,连续这样的日子,又觉得了乏味。大家清楚,训练任务终究是要完成的,倒不如咬咬牙一股作气完成训练。免得待在这里怪不好受的,于是想起了西沪港,平日待在西沪港不觉得什么,可这时才想起了西沪港的种种好处,正印证了老百姓常说的那句话,“外面再好不如自已家好”,我们已经将西沪港视为自己的家了,可不是吗,那是咱的第二故乡啊。为了不让大家出现松懈情绪,艇上安排了各专业机械检修,以备能随时出海训练。
  
  海洋预报这样的坏天气还得再有两天,港内掀风鼓浪,泛黄的海水随风涌动,到了海区涌浪可想而知。艇长也挺无奈,只能面对。有一天,艇长、政委决定安排大家一次外出,地点是离普陀山不远的沈家门。同志们别提有多高兴,沈家门乃是我国最大的渔港和海水产品的集散地,向有"渔都"之称,它与秘鲁的卡亚俄港、挪威的卑尔根港被称为世界三大渔港。能上那里见识见识当然是件幸福的事。停靠在离我们艇不远的是艘陆军部队的勤务船,经艇上与他们协商,他们愿意送我们去沈家门。真是陆军老大哥,好样的。他们也穿一身呢子服,不过,是黄色的,与陆军部队的服式相同。所以,让人看上去感觉有些别扭。不过,大伙儿现在顾不上别扭不别扭,能去沈家门才是硬道理。一路上,与陆军同志搭着话,套着近乎,大约四十多分钟的时间船就到了沈家门。沈家门——普陀县县城,县城不大,最具特色的应该算是闻名遐迩的渔港,这里渔船云集港内,桅樯林立,鱼山虾海,温热的海风扑面而来,让人嗅着阵阵的海腥味,无不透着这座著名的天然良港的魅力与繁荣。当然,我们的兴趣不在看渔船、渔网上,大家自然少不了逛商店,逛街道。看惯了西沪港,再瞅上这里觉得怎么也是新鲜的,包括这里的街道、风景、人流、服饰、小吃等。港台流行乐流动在大街小巷,让人亢奋、刺激。五彩纷呈的新潮服饰也不断吸引众人的眼球。这里处处无不显现出沿海地区的超前意识。

      今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阳光照耀在苏醒的大地,甲板上的晨露闪耀透明的亮色,舰桥两边的舷号显得格外醒目而透白。舰桥上传来各就离码头岗位的口令,舱室里、甲板上、舰桥上出现年青水兵矫键的身影,休整了几天,大家好象憋足了劲,精神抖擞地投身到训练中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1 08: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么熟悉的生活.场景.海区.码头,经励春战友极具文采的描述,彷佛使我又回到那青涩的年代。让我们启航二零一二.驶向美好的未来。
发表于 2012-1-1 09: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实细腻,好像一首动听而熟悉的歌曲又一次响彻在耳边。
发表于 2012-1-1 15: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看到他的文章了,每次写的那么亲切感人,普陀山的朝阳还是那么绚丽多彩,岁月带走了二十年。。。同样年轻的水兵还在继续这当年的训练,不过他们已经走向深蓝。。。
发表于 2012-1-1 19: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鲁班面前弄下斧子,把你的段落分了下,这样看上去方便些
发表于 2012-1-1 20: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厉春的回忆潜艇生涯文章,是那么真实真情,阅读后好像让我们又回到那潜艇战斗生活,过瘾。

祝厉春2012年安康幸福!并望不吝施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西沪港战友之家 ( 沪ICP备09012567号-3 )

GMT+8, 2025-11-5 03:41 , Processed in 0.0595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