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72|回复: 5

桃花源记续二--三线厂的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3 15: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桃花源记续二----三线厂的记忆

  
   几十年前的黄家塘芳草鲜美,群山环抱,落英缤纷,少有外来的人员,通往这里路只是羊肠小道,路到这便是终点,前面是大海当时只有下湾村几户农村人家。
70年代在随时准备打仗的背景之下,军工企业很多搬到偏远山区,离开城里,独立生存工程兵入住黄家塘,艰苦的开山放炮开山洞,劈石造路,造码头工程兵战友们付出艰辛的劳动和生命,他们纪律严明,作战有序。。为厂里盖了不少房子和家属楼,那些青砖瓦房三层楼依山而建。。。三十多年过去了依然完好在那里,我们来的时候工程兵已经基本撤了,看到只是这些已经完成的厂区和住宅..
远望淡江蜿蜒曲折流向大海,稻田错落有致,一口水井落在村边,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赶潮水捉海鲜是下湾村民的小菜,鲜跳的对虾美丽花纹尾巴大龙虾只有几毛钱一斤,小黄鱼论堆卖。。。潮水赶完之后村民把这些海鲜摆在工厂门口叫卖。。。下湾农民院子四周种着蔬菜和毛竹,毛竹林茂密的包围着村庄,他们的日子在我们没到来之前是自给自足丰衣足食,自娱自乐,他们说着吴国鸟语,那些语言着实让我们这些外来户琢磨的好一阵子,他们也新奇看着这里的变化,看着我们工厂人改天换地。。。。
  一条宽阔的石子路依山环绕而建成,连接着工厂和外界交通命脉,生活用品和设施全靠单位供应,军供站,军粮站,医院,家属农场,老虎灶,食堂一应俱全,家属农场种地的多半是复原军人的家属,厂里为何这么快能成形战斗力?多数归功于这些曾经在部队的当兵的复原军人,他们是黄家塘的一线主力,他们家属种菜养猪上山种桔子树,提供蔬菜和副食品,在单位大食堂提供蒸饭运送服务,他们默默的为部队和工厂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和中年。。还有我们这些从西北西南三线厂来的技术力量充实着小小的黄家塘,这里是江南,山青水秀,父母的故乡,背着行囊,日行千里,奔波劳累,孩子们随着父母迁移到这里。。。。我们的父辈,为工厂的兴旺,为海军建设,大点说是国防的安全付出自己微薄的力量,滴水汇成河。。。还记得那些水兵站在敞篷大卡车上,身上防寒服迎风飞舞的情景近在眼前,年轻的脸庞如同昨日的你我。。。。。
从西北三线厂坐了几天的火车,接着坐了几个小时的汽车,来接我们的是单位的大卡车,颠簸一路来到位于山路弯弯的这里,依山房子已经分配好,搬进去入住就可以,咱们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看星星爬爬墙,你追我赶。夜里山区很安静。。很安静。。。路上没有陌生人,家门不用上锁。。简单的生活简单的日子。。。一下子过去了好久。。成了回忆。。。这里不是城市,身处农村又非农村人,这样的生活一直是种美好的记忆
发表于 2016-5-13 20: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家唐是个很荒凉的地方.大概72年开始那的部队放映归西沪港俱乐部.我没少去那.除了工兵外很少看到村庄和地方百姓.工兵们却是辛苦.开凿出一个个老大的山洞和船坞.对那的印象工兵纪律性很强.虽然工作很辛苦但着装特整齐放映中从没有混乱现象且对人特热情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13: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来有点忙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16-5-16 12: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待你的佳作再次发表。
发表于 2016-5-20 14: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风写的很好,很感人,在给我们解读历史,在歌颂我们的前辈,再给我们找回失去的印记,感谢你海风一个有思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军工战士,曾经美丽的姑娘、默默奉献在大山深处、不可缺少的军工战线潜艇功臣。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4: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夸奖!眼睛有点湿润了,还没写完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西沪港战友之家 ( 沪ICP备09012567号-3 )

GMT+8, 2025-11-5 03:50 , Processed in 0.0606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