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青藤驹士

118,这是一组非常好听好记的阿拉伯数字,然对于我而言,这组数字我很难忘却。
118是我服役期间登上的第一艘潜水艇的舷号,那儿有我的很多战友。
那一年,我和我的战友们经过了3个月的新兵训练和10个月的教导队专业学习后,被统一分配到支队所属的各艘潜水艇上去。我和来自辽宁、湖北、河南、浙江、江苏等地的7个小新兵来到118潜水艇报到,按照各自的所学专业,分配到舵信、声纳、鱼雷、鱼电、轮机、舰务、电工等7个专业岗位上。
二三部门就我和冯红节两人,冯红节来自河南郑州。我们俩身材、高度,甚至于个性脾气都有点儿相同。我们在118艇上一起度过了4年,上艇、检修、维护、训练、出海、远航,真正是同舟共济。闲暇里,我们也是一起光着膀子大热天打篮球、游泳,同一个食堂就餐,一起做好事,一起抢扫帚打扫卫生,一起在山坡上种柳树,呵呵,这样的事真是说不完。
转业后,我和冯红节就失去了联系,但我一直在寻找他。
去年4月份我第一次到郑州时,我也是用心找过他,打过很多电话查找,怎奈还是石沉大海。我也问过不少战友,他们也没有冯红节的消息,可我一直没有放弃。
这个月得以再次来到郑州之前,我突发奇想,我何不在网上查一查。打开百度搜索,我输入“河南郑州冯红节”7个字,冒出来一共有4篇文章,前3篇都是河南信息中心的文章,第4篇是我在去年发表的一篇博文,里面就写了回顾当年我和冯红节种柳树的事。
打开河南信息中心的文章,里面居然真有冯红节的名字,后面还有办公室的电话号码。我抓起电话接通后,似乎有点儿结结巴巴的样子,也是说着有些不着边际的话,我说道不好意思,我也许打错电话了,请问你们这儿冯红节在吗,对方回答说我就是。我紧接着说,我找我的一个战友,请问你当兵过吗,对方说我当兵过呀。在浙江当兵吧,是的呀。在宁波的吗,说着说着,我和对方在电话一个劲地大笑,互相叫着对方的名字,我们都听出当年所熟悉的声音来了。
就是这么巧,我们离开部队这么多年,居然是让互联网把我们又联系在一起了。
到郑州后的第一个晚上,我们就见了面。冯红节还是老样子,憨厚、真实,他说老了呢,呵呵,我说还好嘛,我们都还年轻呢。
拉起家常,转业后他就一直在河南信息中心工作,妻子在郑州的一所高校里任教,女儿还在法国攻读研究生,一家人也是其乐融融。
战友情深,我们诉说着这些年来各自的生活,回顾着当年的戎马生涯,祝愿着未来,很是开心着、激动着。 战友这两个字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战友情是弥足珍贵的。时间的推移,地域的隔离,然战友情仍将驻足心田,难忘着,珍惜着!
由衷祝愿冯红节和我的其他战友们健康、幸福、快乐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