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96|回复: 0

搪瓷杯与紫砂壶(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5 11: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搪瓷杯与紫砂壶(二)

紫砂壶-(7).jpg



    70年11月我们艇进上海海军4805厂小修,回到了阔别的上海,每个月可以回家一天,那时候老想着回家,身上有点小钱了,和幼时的朋友喝酒抽烟聊大天,周日休息的时候,轮到我值更,就会请战友帮我值更,那时多数是王国福帮我这个忙,到现在我还对他感恩不尽。我出去玩一天,悄悄的回家热闹一下。但那时候要出去必须两个人以上,70年的兵(他们现在说自己是小69年的兵,以示和我们69年一月入伍的有所区别)有刘彦民、于凤庆、程仁志,后来又来了很多海军和陆军调潜的大69年的兵,但这三位战友还属于新兵蛋子阶段,于凤庆很风趣,问他最喜欢吃什么,他会大声回答你说:大虾。程仁志很能干,山东人。刘彦民有内涵,是四川的。我经常和刘彦民一起外出,然后带他到我家,和我的朋友一起玩,刘彦民喜欢静,我和朋友们聊天,他就找本书在旁边看。回到艇上他什么都不和人家说,问了就说去南京路了,我很信任他。但也不能老是去南京路,有一次就带他去了城隍庙,我花了5分钱买了包上海特产五香豆给他吃,又花了3毛不到买了两瓶啤酒,找了个小弄堂,脱下棉军帽,悄悄地喝起来,刘彦民酒量不行,喝了半瓶,余下的我全喝完,然后再带他逛城隍庙,城隍庙的中心地带有一家茶壶店,里面全是宜兴紫砂壶,我们两个一进去,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营业员就笑嘻嘻的说:
解放军同志来了,想买茶壶么,你们平时都喝什么茶?”“我们喝的是花茶他听了后就介绍说:这茶壶用宜兴紫砂壶泡茶,大热天放一星期不换水都不会馊和长毛,这高壶是泡红茶用的,可以保持长久的温度。这扁壶壶盖大,是泡绿茶或是花茶用的,可以闻到茶的香味道。解放军同志,你喜欢喝什么茶?这个商店拥军爱民还搞得不错,对我们当兵的还是很尊重热情的,我有点得意,既然如此,看样子不买壶是不够意思了,摸摸口袋还有一元钱,回艇路费2毛钱,还有八毛钱,那就买一把壶吧。我是看中那个扁扁的紫砂壶了,倒没想到喝什么茶,我在想,这以后出海,用扁茶壶泡茶或是喝汤,这壶的稳定重心低,就不会轻易打翻了,这壶底部毛糙,也不会滑来滑去的到处滚找不到了。于是便花了七毛五分钱买了个梅桩紫砂壶。回到艇上到处给人家看,还重重的说是和刘彦民在城隍庙买的,言下之意就是告诉人家,我和刘彦民出去是真的逛街,没回家里去。(之前很多人怀疑我老是往家里跑,我都赖掉了。其实我是真的往家里跑,刘彦民都知道我家怎么走了,但不好和人家说)。

    我按照茶壶店老师傅说的,第一泡茶一定要上好的茶叶,给以后的茶打下基础,故而在回家时,将我父亲喝的好茶带了点回到艇上,沏了一壶茶慢慢饮用。这以后就用这个紫砂壶喝茶。修艇结束回到西沪港,每次出海就把这个壶放在出海包里的毯子中间,毕竟这也是七毛五分钱买的贵重商品,又是我从上海城隍庙买的,有种见物解乡愁的心理。到了海上,果然效果不错,有次出海遇到台风,左右摇摆近60度,我看着这个紫砂壶,竟然稳稳的坐在我旁边,看看人家,这杯子都不知道滚到哪里去了,等到摇摆度小了,我还能喝几口,该轮到人家去找杯子了,我好不得意。这以后出海就把这个小壶带上,用它喝咖啡,喝牛奶,凡是液体的都往里面倒。给了我很多方便。后来我进海军工程大学,毕业回到西沪港,出海,修艇,转业后到地方。这把小壶一直跟随我走南闯北。


    转业后有短时间在海运系统机关里,小壶没带去,那时候还没把小壶当什么好东西,部队转业前还想丢掉它,转念想,尽管不出海了,带回去没什么用,但丢了也可惜。就把这把小壶带回了家,放在厨房碗柜的上面。结果时间长了,小壶上面落下了像吸油烟机里那样厚厚的烟油,看着挺恶心的。又想丢掉了,已经放在丢掉的杂物堆里了,结果杂物丢掉了,这把壶却不知怎么的留在了地上。我也懒得再往楼下跑了,又把小壶丢在厨房碗柜上。


    一次偶尔的机会,有几个船员因为捣腾外烟,被纪检部门调查,他们几个聚在一起说,捣腾外烟风险大,船上要抓,港口要抓,公司要抓。被抓到一次就会坏分(罚款),损失莫劳劳。其中一位船员说:还是带几把紫砂壶出去捞点外快吧,紫砂壶在台湾很受欢迎的,一把紫砂壶可以赚很多倍钱的。如果是名人制作的紫砂壶,那就更值钱了,以后买点紫砂壶带出去,没风险钱还挣得多。我听到他们在说紫砂壶,不免挺感兴趣,就插话说我有一把紫砂壶,是70年在城隍庙买的。船员告诉我,那个年代生产的壶应该是文革壶了,文革壶的特点是,紫砂泥的配方都是很规矩的,用的都是上好的泥,做出来的壶厚重结实,升值很厉害的,你回去看看你的壶里有没有号码,如果有号码就是名人壶了,那时候的制壶大师都是被打成了牛鬼蛇神,在宜兴制壶*厂劳动改造,所以制作的壶不能有自己的名字,但是为了监督他们的造壶质量,就以编号来对他们的制壶质量进行监督,好像一代制壶大师顾景舟的代号是4号。


    回到家里我赶紧把我那把壶找出来,用洗涤精洗干净,看壶盖里面是否有号码,结果令人失望,壶盖里面有个很小的印章,刻有两个字:盘仝,而不是编号。看样子我的发财梦破灭了,但至少这是把文革壶,还算值点钱,以后还会升值,再看看这小壶,确实招人喜欢。第二天上班,我就把这把壶带到单位里,小壶又开始为我效劳了。但这个时候我越看这把壶就越是有感情,每每办公之余,看着这把壶都会勾起我很多,特别是在部队出海的回忆。在海上,在水下,在西沪港,在修船厂,在武汉海工----。这以后,我经常拿块湿布擦拭小壶。这小壶也越发的有光泽。照懂行的人说起来,他已经有一层包浆了。也经常会有船员来看我的壶,褒贬不一。我也不在乎他们说什么,因为这小壶已经是我生命里的一部分了。我经常抚摸着小壶,自言自语道:老伙计你陪我走南闯北,给我留下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看样子你要陪我一辈子了。然后你就去和我的儿子打交道吧,他刚开始学着喝茶,还不懂怎么样喝茶,你这把文革壶伺候好我了,再好好伺候他吧。

       (仅以此帖纪念我参加西沪港论坛一周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西沪港战友之家 ( 沪ICP备09012567号-3 )

GMT+8, 2025-11-5 23:11 , Processed in 0.0501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