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57|回复: 0

行走丹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7 21: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晏励春



丹城是象山县县城,从我们驻地到哪里不足20里地。但既便这样要去一趟县城也不容易。从下山(西沪港)到丹城的班车每天只有一班,早上9点从家属区发车,中午12点多返回。班次少乘车的人多,沿途停靠点,上车的全是老百姓了。






象山丹城大白象



我第一次到丹城是刚到西沪港不久,那是一个星期天。头天我就向班长请了假,班长看我是新兵,又第一次到县城,所以特别和部门长请示了一下。部门长很爽快,“去吧,路上注意安全”。晚上,班上的同志知道我要去丹城,特别提醒我回西沪港只有一班车,到了马上就要买回程的票,晚了就买不到了。



吃完早餐我早早到家属区附近等车,不一会儿,就集了许多人。只听有人说,今天这么多人去丹城,回来的的车票够呛。车来了,大家蜂拥而上。车一路上晃晃悠悠,时停时行,到达丹城时我记住战友的话,一下车就跑到售票口排队,好不容易排到我时,售票员有什么事出去了一下,等到售票员返回时,我迫不及待地说,买张到下山的票。“没了”售票员回答的很干脆。我以为她听错了,又重复了一句,是到下山的,就是西沪港。我特意强调了西沪港三个字,潜意识告诉她自已是名海军。但她回答的仍然是,“没了”。这次我听的真切。怎么会没有了呢,车子不刚到吗,我注意了,前面也没几个到下山的。我有点不相信,和售票员争辩道。后面排队的人在摧我快点。无奈我离开了窗口。



我沿着丹城街道在逛,丹城主城区是一条长长的街道,街面不宽,房屋也很陈旧,显得县城灰溜溜的。可是却很繁荣,街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商店里的录音机里不时传来刘文正的《三月里的小雨》,有个女青年随着节拍扭动起身姿,显得很时尚。然而,今天,我玩的一点也不开心。我人在街上,心却早已飞向车站,我在心里盘算没车子怎么回西沪港。好象是12点40的班车,大约过了12点15分,我就再次赶到车站,在售票口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回去的车票。这次真的没戏了,我又返回街上要了一碗炒面,一瓶啤酒。在吃饭的时候我也决定依靠两条腿走回西沪港。



离开丹城时大约下午1点。我沿着公路走上盘山公路的顶端,回头一望,丹城就在脚下,居高临下看丹城,也挺壮观。天气很热,沙石路面热浪滚滚,弯道坡路一个接一个,好象走不到尽头。路上没有行人,更别提汽车了,既使有辆车驶过,也会旁若无人,拖起满天的尘土。突然路上“突突”来了一辆手扶拖拉机,我象是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不容分说,招手,随即尚没等到拖拉机停稳,翻身爬上。可是还没开到二里地,老乡说,我到了。无奈我只好下车,继续行走。   就这样走走停停,到西沪港时已经3点多了。艇上的同志不少人站在营房前闲聊。有政委,副长,有我们班的,也有别的部门的。首先是部门长看到我,说怎么回来的。我说,没买到车票,走回来的。他们都很吃惊,走回来的。没想到,我的一趟行走丹城,受到了不同场合的多次表扬。先是政委、副长当即就表扬我,不错,很有纪律观念。接着在周一班务会上从部门长到班长都表扬了我,认为在没有买到车票的情况下能想到步行赶回,说明了组织纪律性强,不怕吃苦,这点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后来艇长也知道了这事,你能从丹城走回来不简单。不错。记得后来我调到其它艇,在我入党的时候,该艇政委也说出了这段事,显然是老单位作了介绍。



由于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对丹城有种特别的情怀。前年我回西沪港时,特意又一次来到了丹城,尽管如今的丹城面貌一新,建设的规模与档次相当于一个欠发达地区的地级市。但我还是没有忘记看看几十年前老车站的旧址,特别来到了那条老街,尽管这里也成为历史,可当年的情景依然呈现,依然让人生出些许激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西沪港战友之家 ( 沪ICP备09012567号-3 )

GMT+8, 2025-11-5 16:44 , Processed in 0.04828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