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58|回复: 0

我的老师(作者:赵文英)来源:马杰战友的美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0 10: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文老师 — 张黛

80.jpg


 1971年的春天,我从小学升入初中,刚踏入通县二中的校门,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没过多久,我们三班来了一位新老师,她既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80.jpg


 上第一节语文课时,她刚走到讲台前,就让我眼前一亮。

80.jpg


 那时候,满大街都是穿黑色、灰色服装的人,张老师却穿着一件海蓝色的外衣,围着一条玫瑰红色、带着几条黑道的长围巾,围巾的穗,一前一后的搭着,就像“五四”时期的女青年,清爽利索。   

80.jpg


 只见她转过身来,在黑板上写了漂亮的两个大字“张黛”,然后用她那花腔女高音般明亮的声音说道:“我叫张黛”。

80.jpg


 从那以后,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张老师、爱上了语文课、爱上了班集体。


80.jpg


 说实在的,那时候的学生,都比较单纯,不懂得规划自己的未来。我也一样,糊里糊涂不知道喜欢啥。

80.jpg


 是张老师文学方面高深的造诣和敬业精神,当然还有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她美丽的容貌吸引着我。让我始终喜欢语文课。

80.jpg


 四十多年过去了,张老师的第一节课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许多细节至今还记忆犹新。

80.jpg


 数学老师—钱淑霞

 这张照片,是我们班当年春游时的一张合影,右边第一位是钱淑霞老师。

80.jpg


 钱老师平时不太爱说话,讲课时声音也不大,感觉总是柔柔弱弱的样子。

80.jpg


 一次讲正负数的减法,我绕了了半天总算听明白了,回家后做了当天的练习题,但是偷懒,没背负数的减法定义。

80.jpg


 第二天早晨第一堂数学课,钱老师突然说要小测验,让大家默写负数减法定义,我当时就蒙了,说实在的,心里明白,也会应用,但是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出来还真难。我就编呀编,勉强交卷。后来挨了钱老师的批评。

80.jpg


 过五关斩六将的事,可能没记住,但走麦城的事,一定记忆深刻。到现在我都记得这个定义,“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它就像刻在我脑子里一样。

80.jpg



 物理老师 — 卢学源

 卢学源老师是我们初中的物理老师。记忆中他个子不高,黝黑的脸庞,深凹的眼睛,一看就是个“老广”。

80.jpg


 他是印尼归国华侨,据说他曾在国内一个核物理机构工作,专业了得。不知什么原因调到通县二中教物理。对他来说也许是不幸,但对我们学生来说遇上他真是幸运。印象里,他英文很棒,物理教案都是用英文写的,一次他把备课笔记放到讲台上,我偷偷翻看了一下,密密麻麻的英文书写的整整齐齐,还配上公式,把我看的目瞪口呆,佩服的五体投地。

80.jpg


 他中文讲的有点饶舌,生僻一点的字还不会写。一次上课,讲到蛤蟆夯的力学原理,他居然不会写“夯”字。也许课前他咨询了张黛老师,这时张老师推开教室门,探进头小声说“夯字就是大力”。引得班里同学的一片笑声。

80.jpg


 和卢老师一起聊天,谈起我爱游泳,也聊到游泳池,他用自豪的语气说,他在印尼游泳的池子是一个长长的弯弯曲曲的环形,游一大圈有好几百米。

80.jpg


 我当时对外面的世界的认知很少,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神奇的泳池,十分向往。

80.jpg


 卢老师讲课有他的独到之处,他把难记难懂的物理公式按规律归纳,并加以总结,利于我们记忆和应用。我们私底下把这些公式叫“土鳖三角公式”。这个方法使本来枯燥无味又难学的物理变得生动有趣,使物理题变得易解。我想许多同学应该还记得这个方法。

80.jpg


 课下我和几个同学不满足老师留得物理作业,还经常找卢老师要一些额外的题做,老师会增加难度,让我们做。每解出一道难题,我都会很兴奋。后来,我学了“大气动力学”,而且能顺利完成学业,这与卢老师为我们打下的良好物理基础有密切关系。

80.jpg


 注:这篇文章是根据通县二中1973届初中三班赵文英同学的回忆编辑而成。遗憾的是没有收集到钱淑霞老师和卢学源老师的个人照片。如果哪位同学有这俩位老师的照片,请发给我。我再给编辑进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西沪港战友之家 ( 沪ICP备09012567号-3 )

GMT+8, 2025-11-4 14:31 , Processed in 0.1485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