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生命的告别 
  
我出生在工人家庭,我眷恋大家族的亲人,血脉情深关怀备至;我眷恋我的家庭,儿子和媳妇孝顺,孙子天真帅气;我最眷恋我的老伴,相依相伴五十年,体贴入微,关心备至,不离不弃,携手抗癌!秦钢和他夫人施蓉玲早年的合影 
作为潜艇十年艇长,我眷恋大海潜航的战斗生活,艰苦而又危险但锤炼意志坚定信念乐在苦中,我眷恋同舟共济的战友,生死与共情同手足! 
作为海院的教授博导,我眷恋教书育人的园丁生话,在“将军的摇篮”里培育海军的栋梁之才;我更眷恋我亲手指导的博士硕士,为他们的辉煌成就而自豪! 
作为学生,我眷恋小学中学和军事院校的学习生活,青春涌动朝气蓬勃。我眷恋敬爱的老师亲密的同学尤其是高中和军校的密友!我与癌症抗争了12年,如今病情突然加重,有药但不能治,又无可治的药,离开人世是早晚的事,我坦然面对生命的结束,不做无谓的抢救,以解脱自己,解脱家人,解脱所有亲朋好友们! 
我是个唯物主义者,务实主义者,身后事一切从简,遗体直接火化,家中简设灵堂七日,不搞任何其他仪式(包括遗体告别和传统的烧七仪式等),不入公墓,骨灰撒江河入大海,以投奔早已海葬的我最亲爱的母亲的怀抱!秦钢前排中 我与自己的生命告别!与培养我成长并委以重任和关心我老年生活的党组织告别!与秦家的亲人和亲戚告别!与各阶段的老师同学告别!与潜艇老战友告别!与海院的同事朋友告别!与我教授过的学生们告别!永别了!永别了!!永别了!!! 
秦钢绝笔     
2022.8 
(我手机交给儿子秦源,此信由其发布) 
 
 
秦钢同志追悼会悼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友及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在这里沉痛悼念军队退休干部秦钢同志。请允许我代表上海市虹口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虹口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全体同志向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秦钢同志的亲属表示深切的慰问!向前来参加秦钢同志追悼会的领导、同志及亲友表示衷心地感谢!  
 秦钢同志,因病抢救无效,于2022年8月14日凌晨4时不幸逝世,享年77周岁。 秦钢同志出生于1945年9月,籍贯辽宁营口,1964年8月参军入伍,为青岛海军潜水艇学校学员,197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10月为海军新中国第18号潜艇鱼雷长,1977年4月起先后任海军新中国第106、42、91号潜艇艇长,1983年9月为海军学院合成指挥班学员,1985年8月为海军学院训练部合同战术教研室正团职教员,1987年4月为海军指挥学院合同战术教研室副主任,1989年10月为坦桑尼亚高级军官训练专家组成员,1991年7月为海军指挥学院训练部潜艇战术教研室副主任,1992年12月为海军指挥学院军事指挥系潜艇战术教研室主任,1993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07年3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政治部干部处批准按照正师职待遇技术四级退休。秦钢同志参加革命工作40余年,始终认真贯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觉悟高,党性观念强,对党忠臣,尽忠履职,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秦钢同志为人正派、待人诚恳、团结同志、关心部属。他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几十年来淡泊名利、忠诚履职,始终为国防事业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榜样。 秦钢同志是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出类拔萃、不可多得的优秀军事人才,他勤学慎思,博学多才,才艺双馨。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部队日常教育训练和军事学院教学中,坚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对部属耐心细致,精心施教,关心爱护。在带领艇员学习、训练、战备值班、执勤以及内部管理等方面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在教研工作中,他首次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弹道导弹核潜艇战斗条令》,并主持修编了《攻击型核潜艇战斗条令》,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荣立三等功一次。在身患疾病期间,还念念不忘海军建设、关心惜日部属和战友,并一直乐观向上,积报配合医院治疗,顽强与病魔作斗争,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和老革命军人的崇高品质和优良作风! 秦钢同志于2007年移交到干休所后,仍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时缴纳党费,积极参加干休所各项活动,关心支持干休所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军休家园建设。 秦钢同志的一生是忠诚党的事业的一生,是敬业的一生、奉献的一生。而今,他的离去,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同志。尽管,他与世长辞,但他尽忠职守、团结奋斗、执着奉献的精神和优良作风,将永远激励后人奋进。 秦钢同志安息吧! 虹口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 2022年8月16日 
 
附:秦钢同志追悼会2022年8月16日上午9时在上海宝兴殡仪馆3楼鹤园厅举行。参加追悼会的有秦钢同志的亲属及亲朋好友,温新超将军、陈来坤副司令员及241、256、246潜艇的战友代表,并以22支队246、241、256潜艇名义敬献了花圈。追悼会上,干休所致悼词,秦钢导师的学生追思,秦钢的爱子作答词。  
 编注:本期插图照片由刘载芳、荣海洋、沈宝山、孟广印、蔡根土、钱国良战友提供,谨致谢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