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72年征兵记

2016-6-14 11:0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31| 评论: 22|原作者: 吕明朋

摘要: 72年 征 兵 记 (1972年底大连接兵日记) 一、请大家看帖的时候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当时的思维,否则你就会产生个问题:为什么吕布不坐悍马吉普而是骑赤兔马去战三英。 二、60后70后军 ...
72年 征 兵 记
                                                                              (1972年底大连接兵日记)
      一、请大家看帖的时候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当时的思维,否则你就会产生个问题:为什么吕布不坐悍马吉普而是骑赤兔马去战三英。
      二、60后70后军龄段的战友可能对这篇帖子还感点兴趣,80后军龄段的战友估计很多地方不可理解,那就以特殊的眼光去看待吧。

1972年10月31日
上午,艇长把我(吕明朋)和声纳班路维圣军士长叫到俱乐部,说是接到大榭22支队司令部命令,正式通知我和路维圣军士长、电工班钱水云军士长后天到大榭报到,执行接兵任务,参加中央军委下达的73年征兵工作,关照我们务必完成好这次的接兵任务,随后我回到班里,将我在班里的公用物品、出海包、五战一战位工作、工具箱钥匙移交给洪木发军士长和于凤庆。

1972年11月1日周三
到食堂管理员借人民币150元,全国粮票70斤,一些私人随身物品归纳好,然后到其它艇的战友那里打招呼,要去接兵了,暂时无法和战友们一起玩了。

1972年11月2日周四
中午吃完饭,12点离开宿舍,坐部队卡车到二号码头,乘2176号登陆艇离开西沪港,下午一点半到石沿,转乘部队卡车直达柴桥,坐在背包上翻山越岭一路看景,途中在412医院稍许停留,下车到湖边看了看东钱湖,舒展一下腿,抽了两支烟,休息一下,驾驶员在医院办点事。然后再上路,到柴桥后通过部队交通艇摆渡,到了大榭辅助船二号码头,大榭支队已派卡车等候,军务科已等在码头边。点完名后坐上卡车送到水兵楼,住宿水兵楼三楼。水兵楼不错,木头地板,苏联造的水兵楼,比我们住的4号楼强多了。

1972年11月3日
全天学习经毛主席同意,周总理修改的,中央政治局批准的72年度全国征兵令。然后开始分配接兵连,共有上海连(114艇领导带领)、湖北连(基地胡营长领导)、河南连、浙江连、江苏连。我被分配在辽宁连,113艇其它同志:钱水云军士长分在湖北连,路维圣军士长分到江苏连,我们到辽宁旅大地区的有12人,叶祖才付长为接兵连连长,邓宏副政委为指导员,
人员分配:
辽宁连:
        叶祖才连长      (133艇副长)
        邓宏 指导员     (141艇副政委)
        李树椿排长      (132艇军士长、65年兵)
        潘从莲排长      (120艇军士长、68年兵)
        王灵  副排长    (168艇军士长、68年兵)
        杨君土班长      (6号艇轮机、68年兵)
        吕明朋          (113艇舰务兵、69年兵)
        朱梦和班长      (126艇班长、69年兵)
         王雅吉          (5号艇、69年兵)
         朱为民军医      (114艇)
        樊双会军医      (6号艇)
        共计11人
      晚上时间自己支配,到其它艇串门找战友玩,向战友借罐头,以便去招待所看领导战友,去招待所没有罐头是万万不行的。晚上没要求回宿舍时间,无规无距可以疯了。
      1、办接兵学习班,时间安排4天。
      第一天于副支队长传达上级指示;第2天学习体检和政审;第3天分配接兵点;第4天于副支队长提要求,下午舰队、支队首长做指示
      于副支队长传达经毛主席批示的中央军委接兵令。
      2、征兵主要是在农村征集家庭劳动力比较充裕,出身贫下中农,下放到农村和生产兵团、五七干校,经两年劳动锻炼,表现好的知识青年,经过公社、生产队的推荐,可以征兵。
      城市厂矿、企业的青年职工、中学应届毕业生是否征集,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决定。但不要超过本地兵额20%,京津沪由军委指定,少数民族应根据当地情况征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入伍,比例由各地制定。
      3、征集年龄为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底年满18至22周岁。入伍后查出少于18岁的退回重征。侦察、通讯征15至17岁的小兵由军委总参批准,条件由公安部、总参、总政1971年12月23日规定执行 ,征兵体检要求由71年12月11日所颁照搬。
      4、征兵时间:11月始12月止,服役期73年1月1日
      5、禁止当兵走后门,应征青年应在本地户口所在地报名。经本单位同意审核,当地革委会批准。
      6、坚持走群众路线,认真执行征兵政策和党的民族政策,严格把好政审体检关,不准走后门,保证新兵质量。
总参、总政指示:
      1、征兵工作防止走后门。
      2、搞好军政、军民团结,按计划接兵,不可多接。
于副支队长讲注意事项:
      1、这次征兵指令是毛主席亲自圈阅的,周总理亲自修改征兵令,中央政治局批准的。
      2、 接兵是战备部队建设需要,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有密切关系。
3、接兵过程也是思想性,政策性很强的政治工作。
4、        对接兵学习班提出几点要求:
(1)        路线为纲,坚持学习马列,批字当头。反对不讲路线走后门。
(2)        广泛接触地方人员,贫下中农,应响应毛主席的向全国人民学习的号召,每个接兵的同志都要成为毛泽东思想宣传员,说明道理,耐心做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又不能简单粗暴,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搞好友军关系。
(3)        接兵是一项艰苦的政治思想工作。
A接兵要强调条件,反对拉关系请客送礼。
B防止乱买当地的土特产。
C走访,住招待所一定要做好样子。
D切实搞好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E搞好保密工作。
保卫科干事讲政审条件:
公安部、总参、总政关于应征人员的政治条件,作如下原则规定:
1、        征集的主要对象是出身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和其他劳动家庭的革命青年,本人历史清白,政治可靠,拥护共产党,热爱毛主席,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
2、        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革命青年,本人历史清白,一贯在政治上思想上表现好,与家庭划清界限,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者,也可征集。
3、        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派,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现行反革命分子,反动的资产阶级分子的子弟不得征集。有重大政治问题,正在审查的人的子女暂不征集。
4、        直系亲属,被我政府判处死刑和在政治运动中畏罪自杀的不得征集。
5、        直系亲属或对本人影响较大的旁系亲属,在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担任反动职务或从事反革命活动以及海外有可疑社会关系者,不得征集。
  上述五项为今后征集对象政审之严重条件,万无一失。
在征集工作中,要正确贯彻党的各项政策,提高革命警惕,防止敌人破坏活动,严防反革命分子特务分子和其他坏分子混入部队,希望各级党委和革命委员会和当地驻军在征集中严格按照上述五项规定严格征收。
关于国防尖端,特种部队兵员的政治条件按本规定1、3、4、5条都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1967.12.13
              总政治部1962.7.2
              总参谋部1971.12.23
下午讨论上午所传达的毛主席指示和总政,总参征兵令
怎样搞好政审:、
一、政治挂帅
1、        要有责任感,坚持原则,潜艇兵五种成分:工人、贫农、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军人。其他劳动家庭包括有轻微剥削的家庭从严,其他的可征,渔民游民不征。
2、        非劳动人民出身的也可征也可不征。
3、        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直系,祖父母、父母,哥弟姐妹妻儿等。
二、阶级成分
看成分但不唯成分,直系亲属从严,旁系亲属从宽;政治问题从严,生活问题从宽;对本人影响大从严,影响小从宽,解放后从严解放前从宽,抗战前和抗战中的问题分开办,本人问题从严,他人问题从宽。活材料从严,死材料从宽
三、以路线斗争为纲
走访时间、地点、体检的内容从家庭人口,经济,解放前后的工作,及对象的脾气,劳动,学习。父母对政治运动问题的态度,对征兵是真愿意还是不愿意,走访应先近后远,先集中后分散,通过谈,目测来发现问题,潜艇兵每人都应有旁证材料。

72年11月4日
早晨跑步时碰到119艇艇长沈根楼,沈艇长原来是我们113艇水手长,我们玩的还是很开心,现在他升的很快,才两年就当艇长了。还有原来我们113艇舰务班的赵廷鹏军士长。中午吃完饭和钱水云军士长到赵廷鹏军士长那里坐了一会,然后我再到69年一起当兵的上海老乡王宝亭那里坐了一会,王宝亭听说我去接兵也很开心,主要是我又能回上海了,他很羡慕。
下午叶祖才付长、邓宏副政委找我谈话,态度比较严肃,说是据了解上海到大连的火车票不好买,托上海海军招待所去买卧铺,说是人太多买不到,叫我利用我父亲在上海警备区的关系,买到上海去大连的火车卧铺票,如果买不到卧铺,也要买一半卧铺票,以便大家轮换休息,并且把招待所找好,海宁路海军招待所或是惠宁路招待所住不进,就落实地方招待所,一定要全住在一起,收费不可以超过住宿标准。我表示坚决完成任务,副长副政委都是艇首长,在我眼里是很大的官了,他们交代的任务我一定要完成,不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大连组的到大连十一张票,我一人前往上海打前站,并且可以住在家里,太高兴了,又好回家了,激动的直流汗。到福建兵杨君土(原113艇68年轮机兵)那里借了1000元钱(杨君土是大连组管钱的),准备明天动身回上海,为了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晚上散步时我想了好几个办法,车票和接待住宿一定要处理好,力保万无一失。

1972年11月5日周日
上午继续学习
身体检查条件:
1、        在走访中应注意做好对应征青年的健康情况和社会调查。注意
(1)        社会疫情调查,地方性的传染病、遗传病。
(2)        看看他的健康情况,目测其身体。
(3)        了解一下周围的同志是否有癫痫,梦游。
2、        应征青年集中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1)        住宿问题,集中住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例尿床等
(2)        例队目测,观其脸色、眼神、五官体型。
(3)        跑步做广播操,齐步正步走。
(4)        做好体检观察工作。
(5)        注意腋臭、皮肤病
三、做好新兵途中的卫生保证工作。
征兵要求:水兵高小文化;潜艇兵初中文化
少数民族争取不接回民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兵军以下的不征。
符合潜艇条件的,有特长的尽量招有特长的。北方的注意不要煤气中毒。
接兵中工作,进入接兵点后,向接兵办公室征兵团报到,并询问地方这个地区的一些打算,然后到政审组体检组疏通关系,向地方了结对我们所征兵员的打算,提出我们的要求,然后开始工作。
讨论学习内容。
特种兵体检,普查中发现甲等身体(水面舰艇乙等、陆地丙等),然后看成分,文化,确定预定对象,注意:
1和地方搞好团结2走访应得到地方支持
有疑点不接,不走访不接,身体不好不接,不弄清历史问题不放心,不弄清现实表现不放心,不见到本人和家长不放心。上中农普通兵可接,特种兵不接,中农比例20%。年龄:72年年满22岁,50年到54年生,注意防止瞒年龄,预备数以20%计算。
革命干部、革命军人有些受审的不接,不明朗的不接,征兵要符合手续条件,注意有些人直接找接兵的拉关系,一律拒绝,防止拉私人关系。
接兵共分五阶段:
1、        准备阶段11.1号----11.10号
2、        成立机构,宣传教育,群众路线11.18号
3、        体检阶段,政审阶段12.7号
4、        批复阶段,12.20号
5、        批准阶段,12.20----25号
6、        21号集中,27号到霞浦, 51名潜艇兵分布在新金县和复县,新金县25名复县26名。共计51名

辽宁地区规定:
下放知识青年满1---2年可征
成分问题:中农规定,南京军区20%,本地规定15%
专业成员本人及单位同意可征,不是专业单位的业余人员,农村骨干可以尽量少征或不征。其本人或公社都同意也可以征。
旅大市对接兵的要求:
1、        进行阶级教育和路线教育,大力协助地方。
2、        对新兵进行教育要正确引导他们的入伍动机
3、        新兵集中后,要上三课a要讲为人民服务b三大纪律八项注意c安全教育
4、        接兵人员要加强学习,搞好地方上的团结和军民团结
不通公共汽车的家访兵源,30公里以上的,可租乡村马车,不到30公里的一律步行或是借自行车,借的自行车费用自理。
新兵住宿不准住旅馆。
下午12点20分背上背包挎包,乘大榭岛交通艇到柴桥,转本部队汽车到宁波火车站,由宁波火车站坐火车经杭州到上海,7个半小时火车,于晚9点48分到上海。打好的背包里放着事先借好的买火车票的1000元钱和粮票,这可是一大笔钱,我长这么大还没拿过这么多钱,不敢大意,一直放在火车行李架上视线看得到的地方,余姚火车站买晚客饭,梅干菜烧肉加很硬的米饭,将就一下赶紧吃,味道很好,肉很香,比艇上的食堂烧得好吃,可能是饿了。吃的时候视线始终不离背包。出了火车站大步流星走回家,省了一毛钱,回到家已经十点多了,离开家到部队两年半了,现在又回来了很开心,回到家敲开门,小妹睡了,爬起来看到我很吃惊,也很开心,戴我的军帽很神气,嘻嘻哈哈的开玩笑,母亲马上给我烧吃的面条加鸡蛋,我饿坏了,吃的真香。父亲也是部队回来,正好在家里休息,我回来了他大吃一惊,问我是不是提前复原,是否在部队犯错误了,我说执行总参和部队交给的重大任务,到大连接兵,特地回来打前站,并把打前站的任务要求说了一下,父亲听了很高兴,说你才刚20岁,应该人家来接你当兵,部队这么重视你,你一定要完成好这次任务,并说上海的事一切交给他办,让我在家里好好休息。

1972年11月6日周一
在大榭叶付长已关照,由上海到宁波的交通大连接兵连自己处理,我主要任务:由上海买火车票去大连卧铺,加快先到沈阳转大连联运票。到上海后先办车票,然后跑招待所落实住宿,把地方落实下来,然后看大连接兵队坐船还是火车到上海,将大达码头和上海火车站到海军招待所的公交车线路看好。一切就绪。
晚上父亲回来告诉我一切均已办妥,上海到沈阳全部是卧铺,然后沈阳转大连因为很近,没有卧铺,全是硬座票,可在沈阳玩一天,住宿在上海铁路分局铁路公寓,以便就近走铁路职工通道提前上车,车上检票,不用付住宿费,两个大间一个小间,小间由艇领导住。我听了很高兴,和父亲喝酒“泸州老窖”,待酒瓶见底,再由父亲陪同到上海警备区军线打长途电话,向叶祖才副长汇报所执行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联系方式、公交车线路等)。叶付长很满意,夸奖任务完成的不错,我得意之余更紧张了,怕上海那个方面出现纰漏,对不起叶付长的夸奖。

1972年11月7日周二
上午到正在江南厂修艇的114艇无线电兵张继玉(原来我们113艇的)哪里玩了半天,铁哥们,山东老乡,中午在他艇上吃的饭。下午和小妹,小妹的同学一起在411医院门诊部院子里(我们家的对面),打羽毛球玩,他们说我穿军装很神气,我也挺得意的,穿着军装打球打得一身汗,也不愿意脱军装。小妹的同学长得很漂亮,唉,部队规定,战士不可以谈恋爱。
晚上父亲特意在浦东大楼南京军区招待所买回茅台酒一瓶,很贵的,要7.2元一瓶,又带回点部队食堂烧的肉,母亲再炒了几个菜,我边接受教育边喝酒,说了我在部队的情况,父亲的教诲我终身难忘。给了我一张电影票,明天早上上海电影制片厂微放厅放映内部片,也搞不清是什么片子,叫我带着批判的眼光看这部电影。

1972年11月8日周三
上午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微型放映厅看内部电影,“乌鸦与麻雀”,老电影演员很多,看到赵丹和白杨、陈述等,管事的叫他们坐到第一排,他们都不肯,还说,我们是被改造对象,只能坐在后面看。
下午一点半,我到达大达码头,接到了大连接兵连的战友,10人打着背包列着队走在马路上,都很开心,一起坐65路公共汽车,把大连接兵连的战友接到上海铁路分局公寓,安排好战友们的住宿,我就回家了。战友们下午分散行动,有要去南京路的,也有去找在上海修艇的战友的。我把去南京路的公交车告诉他们,再和他们说22支队那几条艇在那个厂修理,去坐什么车怎么走。然后我也回家吃饭,晚上约了几位在上海的同学到西湖饭店喝酒,吃西湖醋鱼,花了4.5元多钱,酒足饭饱马路上撒野,结果军帽忘了拿,丢在了饭店,赶紧返回饭店,还好找了回来,否则麻烦了,要到江南厂去借一顶了,同学说我脑袋不要了,吓得我一身冷汗。到同学家里躺在沙发上听唱片“梁祝”和“英雄交响曲第七乐章”。他父亲是蒋军舰长起义过来的,家里什么都有,文革时很多东西都拿到我家里保存起来,后来中央文革领导小组说不准冲击部队,也就再拿回去,现在可以听听了,特别放松,这真是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1972年11月9日周四
上午找了几本书准备路上看看,下午和妹妹逛南京路,帮妹妹买了点吃的,晚上和父亲喝酒“白兰地”,喝到8点半,告别父母和妹妹,打起背包坐公交车返回上海铁路公寓,和大连接兵连集中,由铁路分局的职工带队,走后门进入火车站,上了火车后,热情的列车长在火车上检了票,大家都说走后门真方便,也不用排队进站。22:45火车开出上海。叶副长问我喝酒了,我说喝了,他说和父亲一起喝酒应该的,以后向你父亲表示我们的感谢。

1972年11月10日周五
在火车上,很热闹,叶付长邓副政委对头坐着说点事,潘从莲浑身都是幽默,给我们讲故事,很喜欢和他在一起,李树椿军士长很严肃,老是抽烟,王灵老是躺在床上睡不够,朱梦和喜欢和不认识的旅客聊天,嘻嘻哈哈的。樊医生对谁都是笑呵呵的,朱医生捧着个茶杯老是看着窗外,王雅吉怯生生的眼光老是飘来飘去,很少言语。 他们对我都很好,看得出来对我打前站的表现还不错,潘军士长(山东乳山人,我是山东海阳人,老乡,对我可好了)表扬我说:“没想到你个小逼就办事还挺利索。”
一路上经过很多地方,看风景。那个站停下来我们就下去走一走,进到东北就感到很荒凉,到处都是黄土,绿的越来越少了。睡觉越来越冷了。差别很明显。

1972年11月11日周六
上午8点半到沈阳,火车要签转,在沈阳玩了一天,到北陵公园照了张相,在人民广场照了张相,和杨君土一起到原113艇轮机军士长于华光家里去探望他,他原来也是杨君土的轮机军士长,于华光不在,我们在他家坐了会就走了。回到车站,坐上去大连的火车。天气温度转化太快,上海穿单衣,这里换上尼制服都冷得受不了,我感冒了。

1972年11月12日周日
早晨6点到大连,住大连市三八广场人大第七招待所,睡觉,感冒了,很难受,晚上看电影“劳动家庭”。中饭吃的饭他们叫“二米饭”,我不懂,什么叫“二米饭”?原来就是大米加上高粱米,那个难吃,没办法,硬撑着吃了一碗。下午小肚子痛,发胀。请教医生,樊双会医生笑眯眯的不吭气,朱为民医生说我吃高粱米不消化,“你这样的娃娃胃怎么好来接兵?今天大米加高粱米还算好的,以后就是小米加高粱米,你要更难受了,不行就回部队吧,我帮你请示”,吓得我连忙叫他不要再说了,我已经好了,不痛了。以后再也不敢声张了。晚上吃窝窝头,黑乎乎的,说是玉米粉加地瓜粉做的,眼瞅着手上的黑窝窝头直叹气,唉,这以后的日子咋过,没办法,只好往嘴里塞,熬吧,反正打死我都不回基地,掉价,不过炖大白菜还是很好吃,喝了一大碗。

1972年11月13日周一
到大连火车站借了部照相机,买了两卷胶卷,和潘军士长周游大连,拍照留念,第一次来大连,什么都新鲜,大连火车站很漂亮,说是三十年代日伪时期建造的,车站下面都是小酒店,车站前面是有轨电车,我们在大连火车站马路对面的饺子馆吃饺子,0.18元一两,粮票一两,虾仁饺子,太好吃了,一口咬开就是个肉包大虾仁,汤满满的,那个鲜,要了3两地瓜烧酒8分钱一两,就着蒜瓣蘸着醋吃了四两饺子,潘军士长吃了三两,一块多钱没了。酒足饭饱,拍拍肚子,决定晚饭不吃了,什么二米饭黑窝窝头,搞得老子肚子难受死了。付出去的全国粮票,找回来的大连市粮票,亏了。

1972年11月14日周二
上午坐火车到瓦房店,分开两组,一组由叶付长带队接新金县的25名新兵,我随邓副政委接复县的26名新兵,下午到瓦房店,住东方红旅社,再分小组,我和邓副政委两人一组,朱医生体检哪里需要哪里去,王灵、李树椿和王雅吉一组,潘军士长和叶付长一组去新金县接兵,很舍不得,叫他经常到我这来看我,一起吃饺子,嘻嘻哈哈。

1972年11月15日周三
我和邓副政委住一间宿舍,我得相当重的感冒,咳嗽,一个人去的县地段医院,呢制服军装很开道,医院里都让我先看病,胃口还好,旅社的玉米面饼子下面那层焦黄的锅巴很好吃,还有1分钱一小碟的大葱和小酱瓜,一碗稀饭2分钱,一个饼子3分钱,都是一两粮票一个,蛮好。我特喜欢吃那个大葱段,辛辣还带甜味,比上海的大葱好吃多了。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大便了,二米饭太折腾我了。腹胀难受,以后就吃玉米面饼子吧。那层玉米面饼子底部的锅巴真好吃,上面的饼子晚上服务员来烧炕时我悄悄地丢进炕洞火里消灭掉。晚上服务员端过来一簸箕的玉米棒子芯子,问我们会不会烧炕,邓副政委是四川人,不会烧,我是第一次看到炕,还问服务员为什么要烧炕?说是晚上冷,睡在炕上暖和。那就请服务员帮我们烧。睡觉时感到不热,就把他留下来的玉米芯子全倒进了烧炕的口子里去,结果晚上太热了,身上火烧火燎的,没法睡,只好披着被子,坐在枕头上熬了一晚上。早上起来一看,垫在底下的芦苇席子被烤的焦黄焦黄的,真是哭笑不得。这算哪门子事。

1972年11月16日周四
开会,忙着和武装部的同志联系,武装部在做征兵前的准备工作,邓副政委比较忙。

1972年11月17日周五
参加武装部征兵会议,身体难受,回到招待所的大炕上休息,白天不烧火炕,房间很冷,尼子大衣没带,借的武装部的棉大衣包住全身睡一会,看着天花板,天花板是用芦席做的,很不挡风,寒风吹来还瑟瑟作响,天花板还不时有老鼠经过,我有点迷糊。

1972年11月18日周六
县医院看病,病升级了,心里很急,白天邓副政委叫我休息,他自己去武装部开会,工作干不成了,看着他们那么忙,过意不去。晚上那里都不想去,晚饭也不想吃,邓副政委手捧一碗面,笑呵呵的进来了,硬要叫我吃掉,打卤面上面还有个鸡蛋,味道不错,我就着蒜瓣和早上拿回宿舍的葱段,一口气就吃完了,头上有点小汗。晚上就舒服多了。

1972年11月19日周日
明天是新兵体检了,王灵,李树椿和王雅吉先后下到各自的点,公社接兵站检查体检情况。旅社只剩邓副政委和我,我身体病的有好转。朱医生和陆军体检医生住一起。以便互相联系兵源身体情况。我们优先挑选新兵。

1972年11月20日周一
上午坐汽车由瓦房店到复州公社,武装部孙同志将我安排在招待所,邓副政委留下开会,傍晚上街逛了一圈,蛮不错的,很原始,马路是土灰的,风一起就是一阵灰,房屋都是灰砖盖得,烧饭用玉米秸,到处都炊烟袅袅,小媳妇叼着大烟袋,坐在自家门口小椅子上,专心抽着烟,旁边的小矮桌子上放着小铺箩,里面放着碎干烟叶,干烟叶上还放着一叠卷烟的纸,为防风吹走还放了块木头鎭着。当地百姓对当兵的很好,到哪里都看到笑脸,什么都让着我,到小店去买烟,被几个孩子围着,摸我的呢制服,问我是什么兵,我说是海军,这几个孩子说当海军真威风,真神气,将来也要当海军。

1972年11月21日
在体检室里观察体检,因为初检阶段,来了很多小青年,有很多小青年我看年龄都比我大,看到我却叫我解放军大叔,搞得我很难为情,有的小青年拉着我的手,一番表决心后,死缠烂打要我带他到部队,因为还有陆军部队黑龙江23军招兵,所以很多陆军干部被缠的没办法,就叫他们找我们,说是海军穿得好,吃得好,每餐好几个菜,每顿都吃大肥肉,吃的嘴上直冒油,还有吃不完的罐头。为祖国贡献也大,我们陆军是工程兵,要打山洞,很苦的。搞得我被那些小青年围着逃都逃不掉,我说我是穿两个兜的,当兵的,你们要找就找穿四个兜的,他们说话算数。胜利公社来体检,有22名潜合,把名单记下,但我看他们体检很松,不符合我们的体检要求,也不便说什么,反正还有复检,到那时候再这样体检就要和武装部交涉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1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吕明朋 2011-12-31 09:51
到大连复县接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08号-14号
第二阶段:宣传教育报名应征阶段             15号-19号
第三阶段:体检家访阶段                  20号-12月20号  
第四阶段:走访定兵与地方交接、开欢送会     21号-25号
11月20号-21号         交流岛
     22号-23号         谢屯
     24号-25号         邓屯
     26号-27号         炮崖、炮台
     28号-29号         炮崖(泡崖)
     30号-12月2号     复州湾
     4号-5号             三塘
     6号-7号           横山
永灵体检站:
20号-21号          土城
22号-23号          里关
24号-25号          里屯
26号-27号          驼山
28号-29号          三台
2号-4号            复州
8号-9号            全县复查,8号复州,9号复州湾
要求体检前把政审搞完,体检完后公社定兵,然后汇报情况,体检早政审也早,复查比列还没定。
26个新兵分配在18个公社:永宁、复州、复州湾、三塘有体检站,永宁丛部长、李助理;驼山高部长、孙助理;东岗卢副主任、宫助理;福州贾部长、孙助理;胜利赵部长、山塘孙部长;复州湾葛部长炮崖孙部长(略)

1972年11月29日
复县召开电话会议:
19个征兵办公室,武装部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单位对应征青年要有底。
存在的问题:
1、        宣传成问题,在宣传中有些青年的思想问题不普及。
2、        怎样使大家认识到正确对待入伍问题,有的单位没有宣传好,出现了一些问题,。
3、        有的单位放松对应征青年的教育,搞不清为什么要当兵。
4、        有的单位有盲目乐观的思想,认为体检合格的多,在政审上不重视。
5、        不愿意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有的青年不参加体检,不愿意当兵,也不做思想工作。
要认清当前的问题:为什么有很多青年积极当兵,有的单位对一些适龄青年的政审没有很清楚,家庭情况不了解,个别青年有很大的政历问题,这些单位还要送他们体检。有政审不合格的青年,体检不符合条件的青年,要适当处理坚决不送到部队,年龄小的少于十八岁,差一天也不行,坚决不送检。
体检也存在问题,有的近视眼众所周知的,但仍送来体检,有个别的把初检合格的不该淘汰的也淘汰了,体检中希望按条件把好体检关,检查合格的要坚决送去继续体检,不能以个人好坏来看征兵员。
当前的问题:把体检不合格的送去复检。陆合不通过的还送去复检潜合,要出大问题的,到时候部队因政审或是体检不合格而退兵,那个公社送的,那个公社武装部长撤职。有个别体检合格的却不想当兵,要坚决剔除,这样的人以后招工不能安排工作,各级单位要严格把关。

要求8号9号潜合的征兵源全县复查,8号复州,9号复州湾
复查体检前把政审搞完。以三比一的情况选潜艇舰员。
经过一段时间的体检初步确定复检通过名单。政审评比优秀的定兵。
复州公社体检合格名单:
毕克圣、王明利、曲永才等27人,其中刘宝怀扁平足,但他自述走80公里没感觉,脚不酸不痛。
了解家庭劳力,家史,学习文化水平,特长,有无受过处分。
驼山公社:李云福,胡##(接走了,成为潜艇舰员),胡存明、邢治学、纪存厚、房世斌等11名
西阳公社:
慈元龙、周茂红、王晶、刘##(接走了)、邬志伟、周波涛、邱吉会等17人。

1972年12月2日
和西阳公社武装部宋部长、刘助理谈复检定名单之事,陆军23军接兵队的王助理参与此事,23军接兵连刘连长回复州,23军明确我们淘汰的兵员他们全接走,所以我们政审和体检过的他们就不重复了,一切以我们为主。并向我们推荐他们在接兵中认为较好的兵,(不是西阳的)说是这位应征青年家里很苦,他们家访,冬天零下20多度,小青年家里都不生暖炉,吃的很差,除了炕,连凳子都没有,但很热情,还把家里的老母鸡杀了给我们吃,我们实在是吃不下去,他们是靠着老母鸡下的蛋换点油盐酱醋和吃的,就这么给杀了,临走还往我们口袋里放煮熟的鸡蛋,我们多留了点钱给他,算我们的伙食费,但总感到过意不去,你们接走吧,这也是刘连长留下的悄悄话,你们海军吃得好,穿得好,不像我们陆军那么苦,你们接走他也算是我们对他们家里的交代。我听了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叫他把名单纳入复检名单。抽时间我到了这个小青年家里家访,小青年父亲说前几天陆军来看过他了,不知道能不能当兵,这孩子能吃苦,但很能吃,一顿两大碗大茬子,去当兵可以为家里省下口粮,现在一个工才一分半钱,一天才挣一毛钱,还不够他吃的,听说当兵吃的管够,就叫他去当兵吧,也可以为保卫祖国出份力。然后叫人赶紧去把他孩子找来,过不一会,一小青年低着头却生生的进来了,他父亲说,解放军首长来看你了,赶紧叫大叔,这小青年低着头叫了声大叔,我赶忙说叫同志,叫同志。我也不是首长,我是两个兜,不是干部。看看这位小青年长得五官端正,面色不好,看得出缺乏营养,他父亲对我,也是对他孩子说,他到了部队,领导怎么对他都可以,干得不好随便怎么打他骂他,他都扛得住,在家里不听话我也经常打他,你就带他走吧。我认为只要政审没问题,体检差一点也要带走他,这也就是推一推拉一拉的事,不违反政策。(后来在当地开的新兵欢送会上,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回头一看是王助理,我说我已完成任务,把他接走了。大家会心一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是我接的唯一的一名感情兵,但不是后门兵)。
最后西阳落实复检兵源:刘明德、刘##(接走)、刘仁波、曲##(接走)、曲世年、吴忠乐、于坤。
立即对上述人员家访和公社调查。

1972年12月4日
朱梦和在普兰店来电话,叫我转告邓副政委潜合4人,已政审等待体检站复查时间再定,樊双会医生决定谁体检合格,我说请潘军士长到瓦房店来看看,来吃饺子,来吃饼子,来讲故事。
复州公社潜合名单:
高殿龙、于学东、王##(接走)岳建生、邵##(接走)、刘宝怀
驼山公社:
高仕怀、徐守卫、李继国、李书铭、张运胜、王敏、毕永言、胡##(接走)、邢治学。
三台公社潜合名单:
岳建生、张##(接走)、张文林、孙圣洪、冷庆如、梁桂君、孙世伦。
胜利公社潜合名单:
张##(接走)逢新庆、杜世斌、
李官公社潜合名单:
卜振民、张量江、徐##(接走)、徐洪田、刘安岐、徐振新。
永宁公社潜合名单:
马祖策、单##(接走)王卫家、王宪彬、梁振军、李世星、马希顺。
土城公社潜合名单
丁玉庆、刘守业、全仁国、
盐闫公社潜合名单:
梁元科、林井龙、王##(接走)
三合公社潜合名单:
赵克清、李建设、陶青海、张##(接走)梁桂臣、鲁学军、朱##(接走)
西阳公社潜合名单:
曲世江、刘##(接走)刘仁波、王福清、曲世军、曲##(接走)
东岗公社潜合名单:
李小南、杨宝贵、万运江。杨宝贵砂眼2级,判陆合。


最后我所涉及的征兵点定兵为9名,邓副政委同意:
胜利公社1名(名字略)、东岗公社1名、西阳公社2名、驼山公社1名、三台子公社2名、复州公社2名。
其它点的新兵也经复县接兵连集体讨论通过,讨论了2天,大家又吵又闹,又开玩笑,李树椿定的兵谁都改不了,我定的兵因为事先和邓副政委约定好了,所以也没变化。


所有兵源都进行了家访和公社外调,其中艰辛一言难尽。按政策30公里以外没有交通工具可以租马车,我曾坐马车去家访,在马车上看老乡那鞭子甩得又准又响,响声都在马头上,便向老乡学打响鞭,结果一鞭子打在马的脑袋上,马惊,一阵乱跑,我跌下车摔在冻土上,后面马车的马也是一阵惊,扬起前蹄一声长嘶,我一骨碌滚到路边躺在地上,后面的大胶皮轱辘从我腿上压过去,我看着蓝天,心想这下毁了,不一会老乡跑来把我拉起来,看我没事,嚷嚷着说解放军就是解放军,压不倒摔不死,原来后面的大车没装货。到了外调公社,付车费一毛钱车钱。晚上回来惨了,没有马车,只能迈开双腿,走了四个小时,搞得一身黄土。到招待所9点多,招待所没饭吃了,找服务员打开厨房,拿了两个玉米面饼子和一根大葱,钱照付,再花一分钱打了一热水瓶的热水,凑付着吃掉睡觉,服务员今天烧的炕还不错,挺暖和的,长得也挺漂亮的,一根辫子又粗又长,圆圆的脸上红扑扑的。

1972年12月12日
看参考消息,有蒋帮刊物登载许绍棣的诗:感到用词很美。特抄录如下:
                  感时五首
蒋帮《中华杂志》十二月号刊登伪立法委员徐绍棣的《感时五首(集唐)》,转载如下:
裁割古人字句随机按旨以之敷陈时事未能曲尽深哀然词旨婉约略可以味外得其旨趣也

1不知何日东瀛变         3京兆因郎早见超
2秦楚眼看成绝国         4天涯行客思迢迢
1、刘梦得2、杜甫3、钱起4、李频

几多人物在他乡         枕绕泉声客梦凉
白首思归归不得         海天东望夕茫茫
1、顾飞熊2、杜牧3、郎士元4、白居易

如今相府用英豪         不觉前贤畏后生
却看中兴扶大业         愿为闲客此闲行
1、刘禹锡2、杜甫3、郑玫4、杜牧

不将桃李共争春         何用浮名绊此身
为谢同僚老博士         市朝偏贵黑头人
1、戎昱2、杜甫3、刘禹锡4、司空图

此拼诗其意图想回大陆,他说愿为闲客此闲行,到哪里去呢?

柔软乃立事之本   刚强是祸事之源    这句话对么

随后就是新兵集中,县武装部开欢送会,因为当时我哥哥在大连海洋岛当工程兵,邓副政委和叶副长商量,叫我继续打前站,安排新兵在大连的住宿,顺便和我哥哥聚一聚。我到大连马上和大连接兵站取得联系,了解新兵回上海的交通和住宿,大连接兵站基本上已经安排好了,只是把日期和集中地点及交通过程告诉我。于是,开始了我的大连生活,我在大连又和大连的战友一起疯玩了几天,在大连电影院看了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里面竟有接吻的镜头,蛮好奇的。在大连火车站下面的酒馆喝酒,十来个在大连当兵的上海人穿着军装大吼小叫,喝了很多白酒和啤酒。晚上又到大连军人招待所继续喝酒,都是肉罐头,本来很厌恶的肉罐头,现在感到怎么那么好吃。那几天散漫的很,军帽也不带了,军纪扣也不扣了,早饭也不吃了,中午喝酒喝到晚上,然后找电影院看电影,真的应了部队里那句话:干部怕集中,战士怕分散。

1972年12月22日
复县和新金县新兵集中到大连,住大连22中学,我自由散漫的幸福生活也到头了,由军人招待所温暖的房间变成了22中学教室,打地铺睡在木板地上。认识的新兵看到我很开心,纷纷过来打招呼,握手,不认识的就在问,怎么这里还有个接兵的。

1972年12月23日
早上三点互相推醒新兵,开始打背包,不会打的我还要教他们,尽管在县里武装部已经教过他们打背包,但水平还是不行。然后打扫卫生,大家都抢着干,什么都好奇,不禁想起了自己当新兵的时候,也是什么都抢着干,生怕人家说我懒,给我脸色看。4点半离开大连22中学,乘坐新出厂的7500吨长征号大客货轮,开始了去上海的路程。晨曦中驶出了大连港,胆大的新兵走到了甲板上,看美丽的大海和日出,他们知道。以后的几年要和大海打交道了,问了我很多海上的故事。中午几位新兵在甲板上看到一条护卫舰,远远的跟随我们,第一次看到军舰的他们更兴奋了,我告诉他们,这是在护航,我们这条船都是新兵,这条护卫舰在保护我们,他们听了感到很光荣,“唉呀妈呀,我们就那么伟大,还有军舰保护我们。”下午开始有人晕船了,呕吐,叫爹叫妈的,绝大多数没了那股兴奋劲,躺在床上休息,晚饭明显减少,不吃饭的动员去吃饭,呕吐的厉害的把饭送到床头,这下子新兵蛋子可要吃苦头了。

1972年12月24日
中午到达吴淞口,小风小浪竟然有一半的新兵晕船,现在风平浪静,新兵们又活跃了,直嚷嚷,我看到上海了。几个新兵围着我听我说一些上海黄浦江边的建筑和码头,有军舰停泊的码头,就问我那是什么军舰,我也不懂装懂的胡诌一阵子。下午六点靠好秦皇岛路的汇山码头,海军上海基地派大卡车已经等在码头上,我们下了船上了车,直接拉到十六铺的大达码头,登上了战斗84号货轮,在大货仓的席子上席地而睡,带新兵真累,有的新兵胆子忒大,动不动就少一个,说是上厕所或是打水去了,我是一阵吼,到哪里去都要报告,干什么事都要请示,###调皮地说“报告,我想拉屎”,我操,马上就出难题,叫他快去快回,并赶紧说,有那想放屁的就不用请示了。一阵哄笑,唉,就怕出事不好交代。

1972年12月25日
    早上到宁波,舰队派的大卡车等在宁波码头上,马上指挥新兵到码头上集合、站队、报数,新兵互相检查背包,然后登上了大卡车,驶向靠大榭22支队不远的霞浦公社的霞浦中学,住操场后面的二楼教室里。支队来的一位干部说,明天成立潜艇42支队,你们都不能参加了,新兵集中寻,分兵时再分支队。我赶紧问,113艇是22还是42的,他说是42的,再一打听,42支队的潜艇大多都是老潜艇,新潜艇多留在22,不去管它了。接到命令,叫我回支队艇上转组织关系,然后到霞浦新兵大队,参加新兵训练。坚决服从。


1972年12月30日
回西沪港113潜艇转组织关系,到新兵队报到,开始了训兵任务,这时潜艇42支队已于1972年12月26日成立了,我们113潜艇正式归属42支队。其实我们113潜艇70年就一直靠西沪港了,我那时候还是个当兵不到半年的正宗蛋子。当时开山打洞的工程兵部队番号323部队。他们有位较瘦的战士打了一手好蓝球。

1973年元月2日
由西沪港回霞浦,开始了训练新兵的新兵队生活。22支队和42支队集中新兵队生活。我们在霞浦中学二楼的教室里打地铺,铺上稻草,放上单薄的床垫,整理好被子,我是二连三排九班长,兵头将尾,现在叫我老班长的战友基本上都是霞浦中学的战友。我睡最里头,杨瑞祥因为在地方上当过民兵排长,所以就让他当副班长,睡在最外头。好歹也当官了,尽管不起眼,我要带好这些兵。
新兵队九班战友:
副班长杨瑞祥、战士:刘云山、陈广亮、姜德胜、王树生、金志贵、刘长林、曲家太、朱吉忠、任义顺、刘世信。
新兵十班和我们一个教室,班长姚经文(基地潜灶管理员,后任42支队干部科科长)。我和姚班长经常在一起用信纸卷“向阳牌”卷烟丝抽烟,自己俗称叫小喇叭香烟。部队配给的香烟不够抽,新兵的烟又不能抽,只能买烟丝对付了,但向阳牌烟丝很香,抽一支小喇叭满教室都是香味。有时候我边吹小喇叭边拿在接兵时向黑龙江23军接兵连长学来的顺口溜自嘲一下:军长师长大中华,团长营长前门大,连长排长葡萄架(烟名叫葡萄架,产自黑龙江),小当兵的吹喇叭。
以后就是新兵队训练新兵的过程。而在霞浦的新兵训练生活,以后有时间再和73年的兵唠一唠。也希望73 年的老战友打开思维,一起回忆那激情燃烧的霞浦新兵生活。
   
说明:
*73年的兵,现在有的同志都说自己是72年的兵,或是小72年的兵,这也没错,因为72年底就离开自己的家到部队了。应该是部队里的人了。这是我的理解。
*请各位战友补充我们大连接兵队人员最近的动态,我们很多73年的大连兵都想知道,我是更想知道了。
*请各位战友补充我们新兵九班战友的动态,我很想他们,我的好战友,跟着我吃了不少苦。

水手长 2011-12-31 10:38
这种原汁原味的“陈年旧醋”,是一代人的思想史、情感史!
谢谢明朋机电长的一段日记网上发表!
战友们都来晒一晒自己的珍藏,很有意思的!
                           
247艇舵信王岩 2011-12-31 12:14
本帖最后由 247艇舵信王岩 于 2011-12-31 16:05 编辑

王灵(河北省乐亭人),后在247艇担任23部门长。现改名王昊。
祝吕首长2012年新年快乐!
吕明朋 2011-12-31 15:17
谢谢刘水手长讲评,我上个星期还和北京的战友一起聚会,和他聚会就想到老水,是你的不懈努力,帮我找到了我的铁哥们,发自内心的感谢。祝刘水手长 、王岩战友元旦春节幸福快乐!
范立宪 2011-12-31 15:50
39年前的事了!值得回忆!
郭双贵 2011-12-31 21:35
73年的兵为什么说成72年的兵,是因为:1、入伍通知书当时载明的是1972年应征入伍的;2、在个人的档案上工作经历也是从72年12月份算起的;3、73年新兵是72年底(73年元旦前)带上了领章帽徽的,已经完成了有民到兵的转换。4、因为军龄也是从72年算起的,所以大家就都把73年的兵说成72年的啦。
海风 2012-1-1 15:24
写的太好了,看了仿佛回到革命年代。。俺那时还没读小学呢
dxjtjp 2012-1-3 16:41
本帖最后由 dxjtjp 于 2012-1-4 17:01 编辑

       吕班长(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的回忆很生动,再现了当年从接新兵到新兵训练的真实情况。作为当年在霞浦新兵连参加过训练的一位战士,我对您关于霞浦新兵连的这段描写深有感想。我们四班的班长就是您提到的王亚杰,还有你提到的九班副班长杨瑞祥我们是同乡。2010年,我写过一篇《难忘霞浦新兵训练》也是对当年在霞浦训练的一次回忆。
      祝福吕班长身体健康,开心快乐,万事如意!
247艇舵信王岩 2012-1-3 17:57
吕首长,可否转发到22,让22老兵也能读到这样珍贵的文字和图片,因为你提及不少老兵的名字,我们都熟悉。
dxjtjp 2012-1-3 20:32
247艇舵信王岩 发表于 2012-1-3 17:57
吕首长,可否转发到22,让22老兵也能读到这样珍贵的文字和图片,因为你提及不少老兵的名字,我们都熟悉。

王岩你好!在这里见到你很高兴。-----jtajp
海魂123 2012-1-3 21:32
太好了,太精彩了。吕领导不仅仅有才气,还是个有心人,这样详细的记录和日记没有恒心、毅力和耐心是很难记得这样完整,这就是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革命战士的思想觉悟,责任、素质,能力的体现。我很受感动很受教育、这不仅在叙述回忆历史。也在解读历史,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很珍贵,应该作为史料保存。
247艇舵信王岩 2012-1-3 22:02
dxjtjp 发表于 2012-1-3 20:32
王岩你好!在这里见到你很高兴。-----jtajp

安参谋,你好!我也是很高兴能在这看见你!
吕明朋 2012-1-4 09:11
王岩战友,上班第一天看到你的回帖,很高兴你能对这个帖子的重视,其实22支队和42支队都是一家,我从来就没把他看成是两家,我是22支队出来的,对22支队和42支队我都是有很深的感情,22支队的水兵楼,4号楼、5号楼,水库,游泳池,小卖部,大礼堂,银行,卫生所,足球场,至今我都记得很清楚。如果22支队有什么需要,包括看得起我的一些帖子想转载,我都很高兴,能为两个支队出一份力是我的荣耀。只是我在原帖上有什么修改,麻烦你们也一起帮着修改一下。走遍四海战友情,闯荡五湖靠战友。
247艇舵信王岩 2012-1-4 13:17
吕明朋 发表于 2012-1-4 09:11
王岩战友,上班第一天看到你的回帖,很高兴你能对这个帖子的重视,其实22支队和42支队都是一家,我从来就没 ...

感谢!好的。因为你回忆文章中有些名字我很熟悉,像王灵部门长。
247艇舵信王岩 2012-1-5 08:13
“请转告老班长有时间再回大连一聚,我是当年他接的51名兵之一。大连欢迎他。”

大榭潜艇老兵曲昭珊
吕明朋 2012-1-5 11:16
本帖最后由 吕明朋 于 2012-1-5 11:20 编辑

dxjtjp战友,很享受你的一声老班长,使我仿佛又回到那个霞浦中学的日子里,霞浦中学的体育场每天都有我们踢正步的口令声和坚定地步伐声,霞浦中学的礼堂有我们各个连队的拉歌声,纯朴无瑕的笑脸和真诚的话语,很自然地把你们由民转化到兵,看到杨瑞祥代我问好,霞浦一别到现在都没见过面,思念战友。特别想看看你的帖子《难忘霞浦新兵训练》和其它有关这方面的帖子,不知你发在哪里了。
王岩战友的帖子看到了,大连兵的海蛎子性格我比较适应,硬起来像海里的礁石,任何大风大浪都无法撼动,软起来像大海的泡沫,捧在手里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会发出五颜六色。代我向大连的战友说,老班长很想和大家喝酒。尽管他们现在可能是大领导或是大企业家,但是我想历史形成的老班长还是认得。
247艇舵信王岩 2012-1-5 15:36
吕明朋 发表于 2012-1-5 11:16
dxjtjp战友,很享受你的一声老班长,使我仿佛又回到那个霞浦中学的日子里,霞浦中学的体育场每天都有我们踢 ...

谢谢你,老班长(冒昧我也这样叫吧)。你的口信我一定转达给曲昭珊战友,你当年接的兵。
dxjtjp 2012-1-5 17:03
本帖最后由 dxjtjp 于 2012-1-6 21:06 编辑
吕明朋 发表于 2012-1-5 11:16
dxjtjp战友,很享受你的一声老班长,使我仿佛又回到那个霞浦中学的日子里,霞浦中学的体育场每天都有我们踢 ...


老班长您好!
       看到您的回复我感到非常高兴!您的《72年征兵记》不仅是对当年那个经历的真实回忆,而且也是一份很好的历史
资料,我已看过几次了心情难以平静!2010年12月以来,我写过《难忘霞浦新兵训练》、《参军后的第一个春节》等,
分别在大榭岛战友之家【军旅叙事】和【战友随笔】栏目中,因为当时的情况记的不是很清了,所以写的粗糙,与老班
长写得比较起来相差甚远。请老班长有时间的话审视指导。
       我已转达您对杨瑞祥的问候,他很高兴,向您表示感谢!杨瑞祥对在霞浦新兵连的情况也记忆犹新,他也让我代
他向您问好!
明日天涯-卢建翔 2012-1-11 19:57
明朋大哥新年好!看了你当年的日记很感动,一个时代造就了一代人,大哥心很细,将那么多当年的宝贝保留得那么
完好啊!

查看全部评论(22)

相关分类

小黑屋|西沪港战友之家 ( 沪ICP备09012567号-3 )

GMT+8, 2024-4-12 22:16 , Processed in 0.13854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