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 征 兵 记                                                                               (1972年底大连接兵日记)一、请大家看帖的时候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当时的思维,否则你就会产生个问题:为什么吕布不坐悍马吉普而是骑赤兔马去战三英。 二、60后70后军龄段的战友可能对这篇帖子还感点兴趣,80后军龄段的战友估计很多地方不可理解,那就以特殊的眼光去看待吧。 1972年10月31日 上午,艇长把我(吕明朋)和声纳班路维圣军士长叫到俱乐部,说是接到大榭22支队司令部命令,正式通知我和路维圣军士长、电工班钱水云军士长后天到大榭报到,执行接兵任务,参加中央军委下达的73年征兵工作,关照我们务必完成好这次的接兵任务,随后我回到班里,将我在班里的公用物品、出海包、五战一战位工作、工具箱钥匙移交给洪木发军士长和于凤庆。 1972年11月1日周三 到食堂管理员借人民币150元,全国粮票70斤,一些私人随身物品归纳好,然后到其它艇的战友那里打招呼,要去接兵了,暂时无法和战友们一起玩了。 1972年11月2日周四 中午吃完饭,12点离开宿舍,坐部队卡车到二号码头,乘2176号登陆艇离开西沪港,下午一点半到石沿,转乘部队卡车直达柴桥,坐在背包上翻山越岭一路看景,途中在412医院稍许停留,下车到湖边看了看东钱湖,舒展一下腿,抽了两支烟,休息一下,驾驶员在医院办点事。然后再上路,到柴桥后通过部队交通艇摆渡,到了大榭辅助船二号码头,大榭支队已派卡车等候,军务科已等在码头边。点完名后坐上卡车送到水兵楼,住宿水兵楼三楼。水兵楼不错,木头地板,苏联造的水兵楼,比我们住的4号楼强多了。 1972年11月3日 全天学习经毛主席同意,周总理修改的,中央政治局批准的72年度全国征兵令。然后开始分配接兵连,共有上海连(114艇领导带领)、湖北连(基地胡营长领导)、河南连、浙江连、江苏连。我被分配在辽宁连,113艇其它同志:钱水云军士长分在湖北连,路维圣军士长分到江苏连,我们到辽宁旅大地区的有12人,叶祖才付长为接兵连连长,邓宏副政委为指导员, 人员分配: 辽宁连: 叶祖才连长 (133艇副长) 邓宏 指导员 (141艇副政委) 李树椿排长 (132艇军士长、65年兵) 潘从莲排长 (120艇军士长、68年兵) 王灵 副排长 (168艇军士长、68年兵) 杨君土班长 (6号艇轮机、68年兵) 吕明朋 (113艇舰务兵、69年兵) 朱梦和班长 (126艇班长、69年兵) 王雅吉 (5号艇、69年兵) 朱为民军医 (114艇) 樊双会军医 (6号艇) 共计11人 晚上时间自己支配,到其它艇串门找战友玩,向战友借罐头,以便去招待所看领导战友,去招待所没有罐头是万万不行的。晚上没要求回宿舍时间,无规无距可以疯了。 1、办接兵学习班,时间安排4天。 第一天于副支队长传达上级指示;第2天学习体检和政审;第3天分配接兵点;第4天于副支队长提要求,下午舰队、支队首长做指示 于副支队长传达经毛主席批示的中央军委接兵令。 2、征兵主要是在农村征集家庭劳动力比较充裕,出身贫下中农,下放到农村和生产兵团、五七干校,经两年劳动锻炼,表现好的知识青年,经过公社、生产队的推荐,可以征兵。 城市厂矿、企业的青年职工、中学应届毕业生是否征集,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决定。但不要超过本地兵额20%,京津沪由军委指定,少数民族应根据当地情况征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入伍,比例由各地制定。 3、征集年龄为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底年满18至22周岁。入伍后查出少于18岁的退回重征。侦察、通讯征15至17岁的小兵由军委总参批准,条件由公安部、总参、总政1971年12月23日规定执行 ,征兵体检要求由71年12月11日所颁照搬。 4、征兵时间:11月始12月止,服役期73年1月1日 5、禁止当兵走后门,应征青年应在本地户口所在地报名。经本单位同意审核,当地革委会批准。 6、坚持走群众路线,认真执行征兵政策和党的民族政策,严格把好政审体检关,不准走后门,保证新兵质量。 总参、总政指示: 1、征兵工作防止走后门。 2、搞好军政、军民团结,按计划接兵,不可多接。 于副支队长讲注意事项: 1、这次征兵指令是毛主席亲自圈阅的,周总理亲自修改征兵令,中央政治局批准的。 2、 接兵是战备部队建设需要,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有密切关系。 3、接兵过程也是思想性,政策性很强的政治工作。 4、 对接兵学习班提出几点要求: (1) 路线为纲,坚持学习马列,批字当头。反对不讲路线走后门。 (2) 广泛接触地方人员,贫下中农,应响应毛主席的向全国人民学习的号召,每个接兵的同志都要成为毛泽东思想宣传员,说明道理,耐心做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又不能简单粗暴,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搞好友军关系。 (3) 接兵是一项艰苦的政治思想工作。 A接兵要强调条件,反对拉关系请客送礼。 B防止乱买当地的土特产。 C走访,住招待所一定要做好样子。 D切实搞好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E搞好保密工作。 保卫科干事讲政审条件: 公安部、总参、总政关于应征人员的政治条件,作如下原则规定: 1、 征集的主要对象是出身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和其他劳动家庭的革命青年,本人历史清白,政治可靠,拥护共产党,热爱毛主席,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 2、 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革命青年,本人历史清白,一贯在政治上思想上表现好,与家庭划清界限,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者,也可征集。 3、 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派,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现行反革命分子,反动的资产阶级分子的子弟不得征集。有重大政治问题,正在审查的人的子女暂不征集。 4、 直系亲属,被我政府判处死刑和在政治运动中畏罪自杀的不得征集。 5、 直系亲属或对本人影响较大的旁系亲属,在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担任反动职务或从事反革命活动以及海外有可疑社会关系者,不得征集。 上述五项为今后征集对象政审之严重条件,万无一失。 在征集工作中,要正确贯彻党的各项政策,提高革命警惕,防止敌人破坏活动,严防反革命分子特务分子和其他坏分子混入部队,希望各级党委和革命委员会和当地驻军在征集中严格按照上述五项规定严格征收。 关于国防尖端,特种部队兵员的政治条件按本规定1、3、4、5条都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1967.12.13 总政治部1962.7.2 总参谋部1971.12.23 下午讨论上午所传达的毛主席指示和总政,总参征兵令 怎样搞好政审:、 一、政治挂帅 1、 要有责任感,坚持原则,潜艇兵五种成分:工人、贫农、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军人。其他劳动家庭包括有轻微剥削的家庭从严,其他的可征,渔民游民不征。 2、 非劳动人民出身的也可征也可不征。 3、 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直系,祖父母、父母,哥弟姐妹妻儿等。 二、阶级成分 看成分但不唯成分,直系亲属从严,旁系亲属从宽;政治问题从严,生活问题从宽;对本人影响大从严,影响小从宽,解放后从严解放前从宽,抗战前和抗战中的问题分开办,本人问题从严,他人问题从宽。活材料从严,死材料从宽 三、以路线斗争为纲 走访时间、地点、体检的内容从家庭人口,经济,解放前后的工作,及对象的脾气,劳动,学习。父母对政治运动问题的态度,对征兵是真愿意还是不愿意,走访应先近后远,先集中后分散,通过谈,目测来发现问题,潜艇兵每人都应有旁证材料。 72年11月4日 早晨跑步时碰到119艇艇长沈根楼,沈艇长原来是我们113艇水手长,我们玩的还是很开心,现在他升的很快,才两年就当艇长了。还有原来我们113艇舰务班的赵廷鹏军士长。中午吃完饭和钱水云军士长到赵廷鹏军士长那里坐了一会,然后我再到69年一起当兵的上海老乡王宝亭那里坐了一会,王宝亭听说我去接兵也很开心,主要是我又能回上海了,他很羡慕。 下午叶祖才付长、邓宏副政委找我谈话,态度比较严肃,说是据了解上海到大连的火车票不好买,托上海海军招待所去买卧铺,说是人太多买不到,叫我利用我父亲在上海警备区的关系,买到上海去大连的火车卧铺票,如果买不到卧铺,也要买一半卧铺票,以便大家轮换休息,并且把招待所找好,海宁路海军招待所或是惠宁路招待所住不进,就落实地方招待所,一定要全住在一起,收费不可以超过住宿标准。我表示坚决完成任务,副长副政委都是艇首长,在我眼里是很大的官了,他们交代的任务我一定要完成,不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大连组的到大连十一张票,我一人前往上海打前站,并且可以住在家里,太高兴了,又好回家了,激动的直流汗。到福建兵杨君土(原113艇68年轮机兵)那里借了1000元钱(杨君土是大连组管钱的),准备明天动身回上海,为了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晚上散步时我想了好几个办法,车票和接待住宿一定要处理好,力保万无一失。 1972年11月5日周日 上午继续学习 身体检查条件: 1、 在走访中应注意做好对应征青年的健康情况和社会调查。注意 (1) 社会疫情调查,地方性的传染病、遗传病。 (2) 看看他的健康情况,目测其身体。 (3) 了解一下周围的同志是否有癫痫,梦游。 2、 应征青年集中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1) 住宿问题,集中住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例尿床等 (2) 例队目测,观其脸色、眼神、五官体型。 (3) 跑步做广播操,齐步正步走。 (4) 做好体检观察工作。 (5) 注意腋臭、皮肤病 三、做好新兵途中的卫生保证工作。 征兵要求:水兵高小文化;潜艇兵初中文化 少数民族争取不接回民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兵军以下的不征。 符合潜艇条件的,有特长的尽量招有特长的。北方的注意不要煤气中毒。 接兵中工作,进入接兵点后,向接兵办公室征兵团报到,并询问地方这个地区的一些打算,然后到政审组体检组疏通关系,向地方了结对我们所征兵员的打算,提出我们的要求,然后开始工作。 讨论学习内容。 特种兵体检,普查中发现甲等身体(水面舰艇乙等、陆地丙等),然后看成分,文化,确定预定对象,注意: 1和地方搞好团结2走访应得到地方支持 有疑点不接,不走访不接,身体不好不接,不弄清历史问题不放心,不弄清现实表现不放心,不见到本人和家长不放心。上中农普通兵可接,特种兵不接,中农比例20%。年龄:72年年满22岁,50年到54年生,注意防止瞒年龄,预备数以20%计算。 革命干部、革命军人有些受审的不接,不明朗的不接,征兵要符合手续条件,注意有些人直接找接兵的拉关系,一律拒绝,防止拉私人关系。 接兵共分五阶段: 1、 准备阶段11.1号----11.10号 2、 成立机构,宣传教育,群众路线11.18号 3、 体检阶段,政审阶段12.7号 4、 批复阶段,12.20号 5、 批准阶段,12.20----25号 6、 21号集中,27号到霞浦, 51名潜艇兵分布在新金县和复县,新金县25名复县26名。共计51名 辽宁地区规定: 下放知识青年满1---2年可征 成分问题:中农规定,南京军区20%,本地规定15% 专业成员本人及单位同意可征,不是专业单位的业余人员,农村骨干可以尽量少征或不征。其本人或公社都同意也可以征。 旅大市对接兵的要求: 1、 进行阶级教育和路线教育,大力协助地方。 2、 对新兵进行教育要正确引导他们的入伍动机 3、 新兵集中后,要上三课a要讲为人民服务b三大纪律八项注意c安全教育 4、 接兵人员要加强学习,搞好地方上的团结和军民团结 不通公共汽车的家访兵源,30公里以上的,可租乡村马车,不到30公里的一律步行或是借自行车,借的自行车费用自理。 新兵住宿不准住旅馆。 下午12点20分背上背包挎包,乘大榭岛交通艇到柴桥,转本部队汽车到宁波火车站,由宁波火车站坐火车经杭州到上海,7个半小时火车,于晚9点48分到上海。打好的背包里放着事先借好的买火车票的1000元钱和粮票,这可是一大笔钱,我长这么大还没拿过这么多钱,不敢大意,一直放在火车行李架上视线看得到的地方,余姚火车站买晚客饭,梅干菜烧肉加很硬的米饭,将就一下赶紧吃,味道很好,肉很香,比艇上的食堂烧得好吃,可能是饿了。吃的时候视线始终不离背包。出了火车站大步流星走回家,省了一毛钱,回到家已经十点多了,离开家到部队两年半了,现在又回来了很开心,回到家敲开门,小妹睡了,爬起来看到我很吃惊,也很开心,戴我的军帽很神气,嘻嘻哈哈的开玩笑,母亲马上给我烧吃的面条加鸡蛋,我饿坏了,吃的真香。父亲也是部队回来,正好在家里休息,我回来了他大吃一惊,问我是不是提前复原,是否在部队犯错误了,我说执行总参和部队交给的重大任务,到大连接兵,特地回来打前站,并把打前站的任务要求说了一下,父亲听了很高兴,说你才刚20岁,应该人家来接你当兵,部队这么重视你,你一定要完成好这次任务,并说上海的事一切交给他办,让我在家里好好休息。 1972年11月6日周一 在大榭叶付长已关照,由上海到宁波的交通大连接兵连自己处理,我主要任务:由上海买火车票去大连卧铺,加快先到沈阳转大连联运票。到上海后先办车票,然后跑招待所落实住宿,把地方落实下来,然后看大连接兵队坐船还是火车到上海,将大达码头和上海火车站到海军招待所的公交车线路看好。一切就绪。 晚上父亲回来告诉我一切均已办妥,上海到沈阳全部是卧铺,然后沈阳转大连因为很近,没有卧铺,全是硬座票,可在沈阳玩一天,住宿在上海铁路分局铁路公寓,以便就近走铁路职工通道提前上车,车上检票,不用付住宿费,两个大间一个小间,小间由艇领导住。我听了很高兴,和父亲喝酒“泸州老窖”,待酒瓶见底,再由父亲陪同到上海警备区军线打长途电话,向叶祖才副长汇报所执行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联系方式、公交车线路等)。叶付长很满意,夸奖任务完成的不错,我得意之余更紧张了,怕上海那个方面出现纰漏,对不起叶付长的夸奖。 1972年11月7日周二 上午到正在江南厂修艇的114艇无线电兵张继玉(原来我们113艇的)哪里玩了半天,铁哥们,山东老乡,中午在他艇上吃的饭。下午和小妹,小妹的同学一起在411医院门诊部院子里(我们家的对面),打羽毛球玩,他们说我穿军装很神气,我也挺得意的,穿着军装打球打得一身汗,也不愿意脱军装。小妹的同学长得很漂亮,唉,部队规定,战士不可以谈恋爱。 晚上父亲特意在浦东大楼南京军区招待所买回茅台酒一瓶,很贵的,要7.2元一瓶,又带回点部队食堂烧的肉,母亲再炒了几个菜,我边接受教育边喝酒,说了我在部队的情况,父亲的教诲我终身难忘。给了我一张电影票,明天早上上海电影制片厂微放厅放映内部片,也搞不清是什么片子,叫我带着批判的眼光看这部电影。 1972年11月8日周三 上午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微型放映厅看内部电影,“乌鸦与麻雀”,老电影演员很多,看到赵丹和白杨、陈述等,管事的叫他们坐到第一排,他们都不肯,还说,我们是被改造对象,只能坐在后面看。 下午一点半,我到达大达码头,接到了大连接兵连的战友,10人打着背包列着队走在马路上,都很开心,一起坐65路公共汽车,把大连接兵连的战友接到上海铁路分局公寓,安排好战友们的住宿,我就回家了。战友们下午分散行动,有要去南京路的,也有去找在上海修艇的战友的。我把去南京路的公交车告诉他们,再和他们说22支队那几条艇在那个厂修理,去坐什么车怎么走。然后我也回家吃饭,晚上约了几位在上海的同学到西湖饭店喝酒,吃西湖醋鱼,花了4.5元多钱,酒足饭饱马路上撒野,结果军帽忘了拿,丢在了饭店,赶紧返回饭店,还好找了回来,否则麻烦了,要到江南厂去借一顶了,同学说我脑袋不要了,吓得我一身冷汗。到同学家里躺在沙发上听唱片“梁祝”和“英雄交响曲第七乐章”。他父亲是蒋军舰长起义过来的,家里什么都有,文革时很多东西都拿到我家里保存起来,后来中央文革领导小组说不准冲击部队,也就再拿回去,现在可以听听了,特别放松,这真是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1972年11月9日周四 上午找了几本书准备路上看看,下午和妹妹逛南京路,帮妹妹买了点吃的,晚上和父亲喝酒“白兰地”,喝到8点半,告别父母和妹妹,打起背包坐公交车返回上海铁路公寓,和大连接兵连集中,由铁路分局的职工带队,走后门进入火车站,上了火车后,热情的列车长在火车上检了票,大家都说走后门真方便,也不用排队进站。22:45火车开出上海。叶副长问我喝酒了,我说喝了,他说和父亲一起喝酒应该的,以后向你父亲表示我们的感谢。 1972年11月10日周五 在火车上,很热闹,叶付长邓副政委对头坐着说点事,潘从莲浑身都是幽默,给我们讲故事,很喜欢和他在一起,李树椿军士长很严肃,老是抽烟,王灵老是躺在床上睡不够,朱梦和喜欢和不认识的旅客聊天,嘻嘻哈哈的。樊医生对谁都是笑呵呵的,朱医生捧着个茶杯老是看着窗外,王雅吉怯生生的眼光老是飘来飘去,很少言语。 他们对我都很好,看得出来对我打前站的表现还不错,潘军士长(山东乳山人,我是山东海阳人,老乡,对我可好了)表扬我说:“没想到你个小逼就办事还挺利索。” 一路上经过很多地方,看风景。那个站停下来我们就下去走一走,进到东北就感到很荒凉,到处都是黄土,绿的越来越少了。睡觉越来越冷了。差别很明显。 1972年11月11日周六 上午8点半到沈阳,火车要签转,在沈阳玩了一天,到北陵公园照了张相,在人民广场照了张相,和杨君土一起到原113艇轮机军士长于华光家里去探望他,他原来也是杨君土的轮机军士长,于华光不在,我们在他家坐了会就走了。回到车站,坐上去大连的火车。天气温度转化太快,上海穿单衣,这里换上尼制服都冷得受不了,我感冒了。 1972年11月12日周日 早晨6点到大连,住大连市三八广场人大第七招待所,睡觉,感冒了,很难受,晚上看电影“劳动家庭”。中饭吃的饭他们叫“二米饭”,我不懂,什么叫“二米饭”?原来就是大米加上高粱米,那个难吃,没办法,硬撑着吃了一碗。下午小肚子痛,发胀。请教医生,樊双会医生笑眯眯的不吭气,朱为民医生说我吃高粱米不消化,“你这样的娃娃胃怎么好来接兵?今天大米加高粱米还算好的,以后就是小米加高粱米,你要更难受了,不行就回部队吧,我帮你请示”,吓得我连忙叫他不要再说了,我已经好了,不痛了。以后再也不敢声张了。晚上吃窝窝头,黑乎乎的,说是玉米粉加地瓜粉做的,眼瞅着手上的黑窝窝头直叹气,唉,这以后的日子咋过,没办法,只好往嘴里塞,熬吧,反正打死我都不回基地,掉价,不过炖大白菜还是很好吃,喝了一大碗。 1972年11月13日周一 到大连火车站借了部照相机,买了两卷胶卷,和潘军士长周游大连,拍照留念,第一次来大连,什么都新鲜,大连火车站很漂亮,说是三十年代日伪时期建造的,车站下面都是小酒店,车站前面是有轨电车,我们在大连火车站马路对面的饺子馆吃饺子,0.18元一两,粮票一两,虾仁饺子,太好吃了,一口咬开就是个肉包大虾仁,汤满满的,那个鲜,要了3两地瓜烧酒8分钱一两,就着蒜瓣蘸着醋吃了四两饺子,潘军士长吃了三两,一块多钱没了。酒足饭饱,拍拍肚子,决定晚饭不吃了,什么二米饭黑窝窝头,搞得老子肚子难受死了。付出去的全国粮票,找回来的大连市粮票,亏了。 1972年11月14日周二 上午坐火车到瓦房店,分开两组,一组由叶付长带队接新金县的25名新兵,我随邓副政委接复县的26名新兵,下午到瓦房店,住东方红旅社,再分小组,我和邓副政委两人一组,朱医生体检哪里需要哪里去,王灵、李树椿和王雅吉一组,潘军士长和叶付长一组去新金县接兵,很舍不得,叫他经常到我这来看我,一起吃饺子,嘻嘻哈哈。 1972年11月15日周三 我和邓副政委住一间宿舍,我得相当重的感冒,咳嗽,一个人去的县地段医院,呢制服军装很开道,医院里都让我先看病,胃口还好,旅社的玉米面饼子下面那层焦黄的锅巴很好吃,还有1分钱一小碟的大葱和小酱瓜,一碗稀饭2分钱,一个饼子3分钱,都是一两粮票一个,蛮好。我特喜欢吃那个大葱段,辛辣还带甜味,比上海的大葱好吃多了。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大便了,二米饭太折腾我了。腹胀难受,以后就吃玉米面饼子吧。那层玉米面饼子底部的锅巴真好吃,上面的饼子晚上服务员来烧炕时我悄悄地丢进炕洞火里消灭掉。晚上服务员端过来一簸箕的玉米棒子芯子,问我们会不会烧炕,邓副政委是四川人,不会烧,我是第一次看到炕,还问服务员为什么要烧炕?说是晚上冷,睡在炕上暖和。那就请服务员帮我们烧。睡觉时感到不热,就把他留下来的玉米芯子全倒进了烧炕的口子里去,结果晚上太热了,身上火烧火燎的,没法睡,只好披着被子,坐在枕头上熬了一晚上。早上起来一看,垫在底下的芦苇席子被烤的焦黄焦黄的,真是哭笑不得。这算哪门子事。 1972年11月16日周四 开会,忙着和武装部的同志联系,武装部在做征兵前的准备工作,邓副政委比较忙。 1972年11月17日周五 参加武装部征兵会议,身体难受,回到招待所的大炕上休息,白天不烧火炕,房间很冷,尼子大衣没带,借的武装部的棉大衣包住全身睡一会,看着天花板,天花板是用芦席做的,很不挡风,寒风吹来还瑟瑟作响,天花板还不时有老鼠经过,我有点迷糊。 1972年11月18日周六 县医院看病,病升级了,心里很急,白天邓副政委叫我休息,他自己去武装部开会,工作干不成了,看着他们那么忙,过意不去。晚上那里都不想去,晚饭也不想吃,邓副政委手捧一碗面,笑呵呵的进来了,硬要叫我吃掉,打卤面上面还有个鸡蛋,味道不错,我就着蒜瓣和早上拿回宿舍的葱段,一口气就吃完了,头上有点小汗。晚上就舒服多了。 1972年11月19日周日 明天是新兵体检了,王灵,李树椿和王雅吉先后下到各自的点,公社接兵站检查体检情况。旅社只剩邓副政委和我,我身体病的有好转。朱医生和陆军体检医生住一起。以便互相联系兵源身体情况。我们优先挑选新兵。 1972年11月20日周一 上午坐汽车由瓦房店到复州公社,武装部孙同志将我安排在招待所,邓副政委留下开会,傍晚上街逛了一圈,蛮不错的,很原始,马路是土灰的,风一起就是一阵灰,房屋都是灰砖盖得,烧饭用玉米秸,到处都炊烟袅袅,小媳妇叼着大烟袋,坐在自家门口小椅子上,专心抽着烟,旁边的小矮桌子上放着小铺箩,里面放着碎干烟叶,干烟叶上还放着一叠卷烟的纸,为防风吹走还放了块木头鎭着。当地百姓对当兵的很好,到哪里都看到笑脸,什么都让着我,到小店去买烟,被几个孩子围着,摸我的呢制服,问我是什么兵,我说是海军,这几个孩子说当海军真威风,真神气,将来也要当海军。 1972年11月21日 在体检室里观察体检,因为初检阶段,来了很多小青年,有很多小青年我看年龄都比我大,看到我却叫我解放军大叔,搞得我很难为情,有的小青年拉着我的手,一番表决心后,死缠烂打要我带他到部队,因为还有陆军部队黑龙江23军招兵,所以很多陆军干部被缠的没办法,就叫他们找我们,说是海军穿得好,吃得好,每餐好几个菜,每顿都吃大肥肉,吃的嘴上直冒油,还有吃不完的罐头。为祖国贡献也大,我们陆军是工程兵,要打山洞,很苦的。搞得我被那些小青年围着逃都逃不掉,我说我是穿两个兜的,当兵的,你们要找就找穿四个兜的,他们说话算数。胜利公社来体检,有22名潜合,把名单记下,但我看他们体检很松,不符合我们的体检要求,也不便说什么,反正还有复检,到那时候再这样体检就要和武装部交涉了。  | 
小黑屋|西沪港战友之家 ( 沪ICP备09012567号-3 )
GMT+8, 2024-4-12 22:16 , Processed in 0.13854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