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36|回复: 4

井冈山上读书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3 20: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井冈山(水务资产)002.jpg



     我有幸两上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学习考察中,最使人难忘的是井冈山大井村毛泽东同志曾读过书看过报的那块“读书石”。

    1927年10月24日,这是井冈山人民不会忘记的一日。这一天,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经过与敌人辗转周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荆竹山越过双马石来到了大井。从此,大井成为红四军军部、医务所和红五军的所在地,成为毛泽东同志工作学习生活的地方。

    在井冈山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前的大树下,有一块天然的大石头,毛泽东同志经常在这里读书、看报、批阅文件、思考问题。这块石头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读书石”。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许多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毛泽东同志的一些重要思想和著作都与这块石头紧密相连。

    “读书石”位于旧居的广场上,离毛泽东同志旧居前方约二十多米。初看这是一块很普通的石头,不方正,也不平整,状如石凳,其高也与凳子相仿,只能容下一个人就坐。当地群众把这种石头称为马石。

    “读书石”的后面,有一棵很大的海罗杉古树,枝干遒劲纵横,树叶青翠茂盛,蕴含着一股力量。整块石头安然置放于树阴下,显得宁静而安逸。假如你不留意,很难发现在树阴下竟有这么一块石头。树的右上方,有一块醒目的标示牌,记载着这块石头的来历。

     坐在“读书石”上平视,正前方是一条小溪,小溪弯曲形成了一潭溪水,倒映着天光云色、青山秀树,田园山间景色错落有致;抬头眺望,群山连绵、巍峨多姿,杜鹃遍山,翠竹葱茏,美景尽收眼底。

    这是多么好的读书之处。这就是当年毛泽东同志阅读书报、思考中国革命未来的地方。也许你觉得它是世界上最简朴的学习思考场所,但它是人世间最博大的知识宝库,是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源泉之地。

    凝视着这块著名的领袖“读书石”,它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向人们默默诉说着遥远的历史。突然间我的思维穿越了时空,情绪也顿时激动起来,眼前浮现出一幕幕令人难忘的情景:在那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中,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毛泽东同志静静地坐在石头上,清早,迎着晨曦,捧卷研读;中午,树影做伴,开卷遐想;傍晚,身映落日,沐浴余辉,掩卷凝思……

    岁月悠悠,伟人已逝,硝烟已散,“读书石”留给人们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无穷的智慧和永恒的财富。
发表于 2011-6-25 20: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啊!岁月悠悠,给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财富。伟人已逝,给后人留下无穷的智慧。
顺问:现在上海洋泾镇还保留了吗?上次在网上听说洋泾镇基本上还没动。我在4805修艇期间常去那里。
 楼主| 发表于 2011-6-25 20: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洋泾镇,变化巨大,连我都不认识了。我小时候常常去海运学院游泳池游泳,会经过洋泾一带。现在德平路、歇浦路等,变化大太。4805(同时又名“申佳船厂”)还在,我想摄影让你看看,又怕涉密。

励春,有机会来看看,会很感慨啊。我在龙华路150号(江南厂),一年多。
发表于 2011-6-26 16: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当年,我们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战士,贡献了自己的青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19: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对于泰山舰太熟悉了。我们的尹在明政委,曾是泰山舰政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西沪港战友之家 ( 沪ICP备09012567号-3 )

GMT+8, 2025-11-5 17:01 , Processed in 0.5400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