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642|回复: 17

常想战友“十三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7 15: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之耘 于 2011-7-9 13:06 编辑

常想战友“十三香”


    每逢“八·一”来临之际,我们总会想起与自己曾经朝夕相处的首长和战友。今年的建军节,我却格外想念战友“十三香”。
    这天傍晚,我领着女儿路过大连黑石礁农贸市场。当走到入口处,我发现路旁围满了一圈人,走近一看一块摊布上面摆放着花椒、大料干姜调料。一个中年人穿了一身褪色的蓝军服,坐在摊前低着头,右耳戴了一副耳麦,一边用勺子麻利地往纸口袋里填着各种调料粉,一边像说快板书地唱道:
“一张小纸四方方 ,
  东汉蔡伦造纸张,
  南京用它包绸缎,

北京用它包文章,

  此纸落在我手上,
   张张包的是十三香。
    如此反复的说唱,引来了不少顾客驻足观看。出于对积累生活素材的兴趣,我被这说唱词吸引住了,便蹲下来想边听边记。突然,说唱声音停止,我也楞住了。只见中年人用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欣喜地说道:“是你——,宋干事儿?” “小李,”我顿时一怔,用拳在他胸前一捶,惊呼道:“李—茂—富。”
   李茂富原是支队司令部公务员,后来当上了班长。当时,我在政治部任新闻干事。记得茂富好像是1976年的兵,老家在河南。茂富个儿不高,黝黑的圆脸,粗黑的头发,两鬓现已增添了几丝白发了。每天早晨,茂富天刚亮就起床烧小锅炉,然后提着一个大铁壶往每一个首长房间送开水,酷夏时沁满汗水的脸颊,常露出一种由黄土地耕耘出来的憨笑。后来,我调回了大连,当时还是茂富找来绳子帮我捆好了行李箱。我客气地说:“明天,我就要离开西沪港了,欢迎你以后到我家做客啊。”“听说大连很漂亮啊,”茂富憨笑道:“俺这辈子恐怕是去不了了,退伍后俺还要回老家啊。”
   光阴荏苒,一晃10多年过去了,李茂富这个从田野走出来的普通士兵,在我的脑海里近乎淡忘了,今日的偶然相遇,我真是喜出望外。茂富告诉我说,他来大连快一个月了,在附近租了一间房子,每天都到农贸市场卖十三香。为了不影响他的生意,问清了他的住址后,我就起身告辞了。回到家后,女儿惊喜地告诉妻子说,我爸遇到了一个卖十三香的战友。听后,妻子玩笑道:“你爸的战友多的去了,有局长、处长和科长,今儿又多了一个‘十三香’。”
    星期六下班后,我按着茂富给的地址找到了他的住处。走进屋一看,准确地说这就是一间偏厦子,一张单人旧床占居了近半个屋子,墙角的破桌上摆满了装有各种佐料的口袋。看到窗户透着风,屋内寒气逼人,我转身回家把电褥子带来了。最后,我再三邀请茂富星期天晚上到我家做客。
    第二天傍晚,茂富踩着约定的钟点准时来到了我家,想必是今晚他没去农贸市场。新理了头发,还换了一身新衣服,今儿打扮的像个新郎。他一手提了一大包佐料,一手提了一箱啤酒,还给我女儿带来了两串糖葫芦,好像是到多年不见的亲戚家探亲。席间,我问茂富咋想起来大连?茂富说村里不少人都在大连做生意,他有个表哥赚了钱就往家里邮,还在汇款单上附言说:“大连人傻、钱多,快来吧。”几瓶酒下肚后,我俩的话就多了起来,茂富把十三香分列摆在饭桌上。然后,他一边用筷子有节奏地敲着桌子,一边哼唱着向我介绍它们的用途:
“素菜、豆品用茴香
  做鱼三奈和老干姜,
  牛肉、羊肉用白芷,
  鸡鸭、鹅肉用丁香
  汆汤用陈皮和木香
  肉桂熏肉煮香肠儿。
                           ……
    茂富一番原汁原味的说唱,把妻子和女儿听得一脸灿烂。那天,我和茂富喝了很多酒,他很晚才回去。茂富走后,妻子寓意深长地说:“这‘十三香’啊,还真是值得品味的哩。”从此,十三香就成了我家欢乐的佐料,只要包饺子或做啥好吃的,女儿总是催我说:“老爸,快给‘十三香’送点。”于是,我也成了茂富小屋的常客,俩人在灯下常是边酌边唠。茂富说初中还没毕业他就当兵了,他还给我讲了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有个老乡在270潜艇当炊事班长,老乡的妻子是文盲,写信只好请别人代笔。结婚后,小俩口贴心的话儿多了,妻子就信封找人代写,信瓤的内容自己画。这天,妻子来了一封信,老乡拆开一看信纸上画了一个小孩,腹部下还用红笔画了一个“?”,他知道妻子的意思是说,我已经怀孕了,现在还不知是男孩还是女孩?看后,老乡抿嘴直乐,马上拿起了笔又在“?”上画了一支长枪,意在告诉妻子说,你一定要给我生一个儿子,长大了好当兵啊。听后,我“扑哧”一笑,可茂富毫无笑意,最后还长叹了一声:“哎—,我这一辈子啊,吃亏就在于文化水平低,我舍家撇业来大连卖这十三香,不就是想多赚点钱供孩子上大学吗。”听后,我心里头酸酸的,泪水差点涌出了眼眶。
    不久以后,北海舰队王继英司令员来大连视察部队,见面时我讲了遇见茂富的事儿,王司令员听了记忆犹新地说:“小李是个农村兵,小伙子很能吃苦啊。”转尔,首长嘱咐我说,如能见到茂富,明天带他来招待所见见面。晚上,我刚迈进家门,妻子就说“十三香”又来了,还带来很大一包佐料,听说我不在家他就告辞了。于是,我转身就跑向小屋找茂富,想告诉说首长来大连了,点名要见见他。可是,我敲了半天门也不见有人应声。这时,对门的房东大婶出来告诉我说,“十三香”回老家了,说是孩子要高考,怕回去晚了耽误成绩。茂富就这么悄悄地走了,从此我少了一个喝酒聊天的好兄弟。第二天,我把茂富送来的十三香分成了几包,给楼上楼下每家送去一份,邻居们吃后一个劲儿说,这个佐料真正宗、味道好,他们都晓得我有一个战友叫“十三香”。
    如今,我和茂富在大连一别又是十多载了,他现在家乡还好吗?也许今生今世,我们兄弟难以再相见,可是我总觉得茂富还在说唱:“夏天热冬天凉,冬夏离不了十三香,哎嗨嗨……”是啊,十三亿人民十三香,咱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心依旧,战友情深,正如兵言道生死之交是战友,百听不厌是军号,常唱不衰是军歌,本色不褪是军装,终生不悔是军旅,风雨不动是军旗,永远不变是军魂。

                              



发表于 2011-7-7 16: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友情深啊!
发表于 2011-7-7 18: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贫富差距啊
发表于 2011-7-7 18: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拜读佳作,送上祝福。
发表于 2011-7-7 18: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茂富战友全家幸福、安康!
发表于 2011-7-7 21: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吕明朋 于 2011-7-7 21:07 编辑

十三香,看完后哈哈大笑,随手拿起块纸巾把眼泪擦掉,心里不知道是喜还是悲,我们的部队战友去卖十三香,很难接受这样的现实,没办法,付出和得到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其中说道王司令想见见他,这倒是很符合王司令的为人,感动海之韵的战友情,可以发挥一下成小说了,难得看到这么有血有肉的帖子,让人看完会浮想联翩。多写点吧,西沪港战友论坛需要这么有质量的帖子。其实很多战友都很想说点身边事,水平达不到海之韵,不要管水平了,说出来就好,都不是搞文字的。我们的战友很多都是活得很累的,聚会时很多战友囊中羞涩,可为了见战友一面,宁愿吃一个月的萝卜干,也不惜拿出几百元欢笑着和战友干杯,为了战友,今日有酒今朝醉 ,管它明天饿断肠,,没看到十三香,为了见战友提了一箱啤酒,那要卖掉多少包十三香,才能喝这个战友情的酒,海之韵写得好,不愧为42支队的秀才,加油,多写点,盼望你下一篇帖子。夏天热冬天凉,冬夏离不了十三香,哎嗨嗨……
发表于 2011-7-8 10: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含辛纳苦“十三香”,走南闯北为儿郎;省吃俭用筹学费,誓为国家培栋梁!
发表于 2011-7-8 12: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人的故事。。。
发表于 2011-7-8 13: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亲切
发表于 2011-7-8 13: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老同志从军报国,青春献歌海防事业,最后还得为生存生活而奔波、多了辛劳和辛酸。国家有钱养汉奸、卖国贼,养所谓的精英、养那些无耻,无德、无才的狗屁专家学着,给他们提供讲台忽悠、欺骗老百姓。就不能拿出些钱补助我们生活困苦的老兵,和上不起学的学生。将来国家有难谁上啊、、、、、、、、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西沪港战友之家 ( 沪ICP备09012567号-3 )

GMT+8, 2025-11-5 13:55 , Processed in 0.2282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