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48|回复: 5

答战友卢建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5 13: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吕明朋 于 2009-12-9 14:18 编辑

卢建翔战友你好,我一直不想让人家挑明这件事,总感到这是父辈的光荣,我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其他的也就没有什么好多说的了。但既然你提了,瞒是瞒不住了。那么既然要说就说说透了,我父亲吕兴臣是最早在解放日报报道“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通讯,这篇文章也受到大文豪巴金,解放日报社领导夏其言和王维,编辑张默,张锦堂和蒋竹平等前辈的指导,那是1959.7.23发表在解放日报。其实发现好八连是很偶然的。当时部队兵源很复杂,有很多方面的来源,包括国民党解放兵和社会上新进来的流浪汉新兵,有一次团部开会,当时的八连指导员刘仁福在汇报了连队情况和训练指标后,说了不少连队的好人好事,最后还补充一句说,我们连队没有偷窃的行为。我父亲感到很有内容。因为他是搞宣传报道的,就打起背包来到了八连,以后就写了很多小段子,一分钱的故事、行军锅、修脸盆,其中最风靡全军的就是针线包了,似乎向好八连学习,其中就有针线包,我刚当兵的时候也发了个针线包,到现在还珍藏着。然后又把这些小段子集中起来,成了通讯报道“南京路上好八连”,此篇通讯作为建国十周年的献礼。后来国防部命名好八连时,按照通讯上我父亲写的标题,一字未改的命名为:南京路上好八连。毛主席的三字经,“八连颂”其实我早有了,但当时属于保密,所以抄在笔记本上,给几位好战友看看。其中“八连颂”最后两句话就是: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随后在此素材的基础上,我父亲和沈西蒙、莫雁一起,创作成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莫雁导演(柳堡的故事也是他执导)。其实里面的故事很多,在这就不详述了。我父亲曾受113艇厉德鸿政委邀请,1972年在4805厂修艇支队113艇驻地作过一次演讲,相信听过他演讲的都不会忘记的,讲的很精彩。中午在艇上吃了便饭,四菜一汤,他以为艇上招待他吃那么好,有鱼有肉的,感到过意不去,要自己付钱,我和我父亲说我们每餐如此。他听了我的话,在知道我们的伙食费标准后,对我说,你们吃一天的伙食我们陆军要吃5天(0.41元/天),说明你们潜艇对身体的要求很高,好好把身体锻炼好,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了。小坦克(我的小名),这一餐是我在部队按标准吃的最好的一餐了。请客招待例外。
    另外,我很惭愧的和你说,我是一直想当潜艇艇长,做梦都想,结果我是官至机电长就进步不了了,我很在乎我这个机电长的职务,以后再有什么职务我都不要他们叫,当他们叫我这个长那个主任的时候,我说叫我小吕或是老吕好了,不要叫职务。在我的心里,机电长是我这一生最高的职务了。现在是叫我小吕的一定是113艇战友,叫我老班长的一定是72年底在霞浦新兵队我接的新兵或是我训的新兵。叫我吕动力的一定是269潜艇,叫我机电长或是老机头的一定是267潜艇。其实我在269艇提为267艇机电长后,还没到267艇报道,就被支队首长点名到271艇作为远航动力长使用,所以271艇有叫我机电长也有叫我动力长的,今天听你叫了一声吕艇长,还是受宠若惊的。谢谢战友提拔,下辈子一定搞个潜艇艇长干干,TMD我就不信干不了,落款就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潜艇艇长吕明朋,带劲,nb。但这辈子是没指望了,也是我今生最大的遗憾了。董海庆战友我一时想不起来了,都是战友,代我问候他。只要是西沪港42支队的,只要是大榭岛22支队的,不管是老兵新兵,大干部小干部,职工家属,还有家属区的孩子,都是好战友,好朋友,可能有的还是小朋友,我记得我的政委厉德鸿的孩子叫厉长山,厉长荣。估计现在也是40多岁了。其实大榭岛、西沪港就是一个整体,我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西沪港,家属区的孩子也把自己的孩提时代,童年欢乐留在了西沪港。感情都是一样的。很高兴得看到家属区出来的干部子女有的干的很成功,有的甚至都成了大上海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了,这也是西沪港的骄傲,难得难得。王建华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他的建议很好,请西沪港家属区的孩子也一起来上网。不一定要设什么专区,大家一起交流也很热闹,否则专区就太多了,一人之见,抛砖引玉。42支队很多战友的孩子都在上海打拼,有的学历很高,但愿他们能在上海打出一番新天地,有朝一日能超过牛气冲天的美钻公司。

       卢建翔战友,本来是给你一个简单的回复的,结果按思路打下来,说是太长了,超过字数规定了,无奈另起炉灶专门答复你了。
发表于 2009-11-26 11: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好,佩服
发表于 2010-1-6 21: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到底是老兵,就是不一样。
发表于 2010-5-9 23: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朋大哥你好,好久不见你上来了,我刚去了部队,你近来可好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21: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建翔战友,看到你最近一次给我的回帖,谢谢你还记得我,很羡慕你又去了一次西沪港。我真的很想去看看西沪港,看看现在的军港什么样,新型潜艇离靠码头是否利索,年轻的水兵怎么生活。但是,光有冲动,没有行动。我们这些首批到西沪港的战友,估计都不在西沪港了,升官的升官,转业的转业,复员的复原。复转的战友有腰缠万贯的,也有下岗工人,你很幸运,搞医学科研,并不断获奖。42支队将军多,企业家多,但搞科研的不多,能在科研上屡次得奖的就更少了,你作为科学家,为西沪港长了脸,争了光,到了西沪港也是挺起了胸膛迈大步。我去西沪港找谁呢?没得过什么奖,走在黑风口上胸膛也挺不起来,迈着小碎步。人家小新兵看我们都是满脸的疑惑,这老头是怎么混进军营的。不禁让我想起了唐朝诗人贺知章的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蛋子)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再者,我们去支队能否受到接待呢?心里有点发毛。即使现在的支队领导能热情的接待了我们,那也是缺少了点什么东西,因为我们只有同一个部队的经历,没有一起战斗过的经历,我还是希望老战友能组织起来,像你们四个班长那样雄赳赳气昂昂的到西沪港去买个醉,那个痛快(你发的照片很好,几个班长醉的不轻,眼都直了还在干杯)。要知道我们当年在西沪港不知道醉过多少次了。期待着那位有号召力的战友组织一次,自费到西沪港去,回味那曾经为之战斗十几年的酸甜苦辣。经常看到你的好兄弟成大进发的帖子,开口就向你要酒喝(估计这哥们也是喜欢浸在酒缸里,不醉不回头的好哥们),那准是你又得了什么学术上的奖,我虽然喝不到你的庆功酒,但帖子上已经有浓浓的美酒味了。很高兴有你这么位好战友。什么时候你再得大奖了,俺也去凑个热闹,向你讨一口酒喝。
发表于 2010-7-20 16: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吕机电长你好,好久不见面了,今天在卢建翔办公室是他告诉了你的信息,有空到盐城来玩,我们年龄都大了,要走动了,我 和陆政委是一条艇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西沪港战友之家 ( 沪ICP备09012567号-3 )

GMT+8, 2025-11-5 13:56 , Processed in 0.3440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