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10|回复: 0

"和谐海洋"怎么可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9 00: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海军青岛举行海上阅兵,举世瞩目,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随着阅兵的渐行渐远,在这阅兵热潮之后,不知道国人是否进行了冷静的思考?不知道在"外行看热闹"之外,是否还看到了另外一种热闹?是否心中出现了一些其它的反思与声音?
  
  
  大兵在青岛海上阅兵之前,就有一些"不合时宜"的想法,只是为了和谐的大局,自我克制而没有作声。今天,大兵将此"不合时宜"的想法成博,就教于大家,愿拙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大家的冷思考,使得国人不要沉溺于阅兵的壮观而片面自欺欺人。
  
  
  为庆祝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23日在青岛举行海上阅兵,我北海、东海和南海三大舰队包括核潜艇在内共25艘各类舰艇和31架飞机参加阅兵,的确是展现了国威军威,令人自豪长志。对此次海军阅兵,许多人的解读是中国在向世界示强,世界也感到了中国海军的份量。特别是这次阅兵提出的主题理念"和谐海洋",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中国政府的诚意,感受到了中国海军对海洋寄予的希望,充分体现了中国古老的"和为贵"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搞军事扩张和军备竞赛,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的良好愿望。是的,"和谐海洋",主旨鲜明,宏大美好,响亮透彻,洋溢着诗样的韵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散发着文明的呼唤,传达着中华的善意然而,"和谐海洋"真的只是我国的一厢情愿,仅只是理想的理念而已,大兵心想:那些对我国领海主权频频"使坏"侵犯的邻国首脑们,会不会私下里阴冷地讥笑我们傻瓜呢,会不会对我们所谓的"和谐海洋"嗤之以鼻呢?因为,我欲"和谐海洋",他国舰频搅波;纷乱的海洋,能够和谐么?树欲静而风不止,海欲和而水频惊,洋欲谐而邻多侵呀!"和谐海洋"千万不要成为侵占我领海岛屿的国家看作是软弱可欺的同意语!
  
  
  我泱泱大国的蓝色国土,几乎就在我国海军阅兵的同时,频频告急:
  
  
  继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前不久登陆中国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和光星仔礁"宣示主权"之后,马来西亚海军日前又在南沙群岛问题上做出挑衅姿态,马海军司令在接受该国媒体采访时称,如果发现中国渔政船"入侵",将会用军舰驱逐。
  
  
  越南岘港市26日正式宣布任命"黄沙岛县人民委员会主席"。越南报道称,这是一项"勇敢的任命"。所谓的"黄沙岛县"就是我国的西沙群岛,我国的南沙群岛则被越南称为"长沙县",并宣称对两群岛进行所谓的"管辖"。
  
  
  月初,菲律宾参议院三读通过了"制定菲律宾领海基线的法案",该法案将中国所有的两处岛屿(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划为菲律宾所属岛屿。这个法案是对中国主权的明显侵犯。尔后,菲律宾"受过美军训练的少壮派军官"、海军副司令托伦诺蒂在媒体上公开扬言,"我们做好海军以及海军陆战队战至最后一人的准备","我们不惜为南沙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菲律宾防长更是声称"不会被中国南海巡逻船吓倒",菲律宾总统府表示"可能将向传统军事盟友美国及其他东盟国家寻求帮助。
  
  
  还有东海的祖国领土钓鱼岛及其海域,同样还遭到日本、韩国的侵占印度战略研究学者拉马-切拉尼呼吁印度联合美国和日本共同封堵中国,共同在战略要塞部署海军力量,对中国实行"海洋禁入"战略。他撰文《中国布下海洋棋局》称,中国的军事计划已发生了"清晰的变化":历史上中国是一个陆军大国,而现在中国正在把重点放到建设远洋海军力量上,以巩固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赢取新的"盟友",并保护自己在远处的能源经济投资。同时,中国崛起的海军实力还使之获得了可以控制重要航道的力量,中国可以沿着航道建立监听站"珍珠链",对重要的海洋中枢实行特殊的海洋准入安排。遏制中国海军力量,对中国实施"海洋禁入",的确是印度专家揭示的那样,构成了美国日本印度三国的共同战略利益。
  
  
  以上事例,证明了我国的"和谐海洋"真的只是我国的一厢情愿,仅只是理想的理念而已。我国的蓝色国土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谐海洋"怎么可能?!正如美国政府研究中国海军的专家称,此次中国海上大阅兵更像是一次"公关",这次阅兵目的更像是为了"示弱",目的是不要引起他国戒备和恐惧。
  
  
  南海告急,东海告急,"和谐海洋"需要强大海军的实力做保障!大兵唯愿我国海军能够像1974年西沙之战时那样,敢打敢拼敢亮剑,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大胆出兵收回被邻国占领的领海主权,让强大海军为国家主权建功立业--那都是我们中国人所希望的"和谐海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西沪港战友之家 ( 沪ICP备09012567号-3 )

GMT+8, 2025-11-5 13:59 , Processed in 0.5116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