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沪港潜艇部队第一任机电科长戴先锋,是一位老海军,老潜艇兵,也是一位传奇人物。  
 
1932年麦收季节,戴先锋出生于徐州地区丰县魏集村。1947年,少年的他跟随父亲所在的共产党游击队所属学校,一边读书,一边搞宣传活动。1949年,戴先锋应征入伍。他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最早的一批去大连接受苏联潜艇培训的艇员之一。  
 
在大榭岛潜艇部队,戴先锋担任过潜艇机电长,后在泰山舰当副舰长。据说1959年庐山会议后,因为戴先锋为彭德怀元帅鸣不平,受到严肃处理,从副舰长降为排级干部。但他忍辱负重,埋头苦干,不计较个人得失。以自己对党和军队的忠诚和工作才干,重新受到组织的认可和重用。  
 
 
西沪港潜艇部队成立时,戴先锋成为基地首任机电科长。戴科长对潜艇构造非常熟悉,他工作有魄力,人格有魅力。他平易近人,没有架子,风趣幽默,知识渊博,战友们都爱和他聊天,听他讲话。  
 
1975年,他带领修理所,为266艇码头成功更换螺旋桨,并荣立集体嘉奖,人民海军报刊登过他们的事迹。当时修理所的宣传栏上也有集体嘉奖的照片。  
 
据1976年入伍的北京战友卢安京、王绍谦回忆:1976年8月份,停靠在码头的275艇,因为操控失误,造成海水流进潜艇5、6、7仓室,主电机、经航电机等大小37台电机被水淹受损。艇首向上竖了起来,要不是275艇系在码头上,可能就沉了。按常规潜艇需要返厂进行大修,但在戴科长的组织领导下,带领修理所全体同志和请来的专家技师,加班加点,用了几个月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在码头上将潜艇修复,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避免了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  
 
275艇成功修复后,西沪港基地修理所电工班被评为东海舰队先进班组,基地王副政委、修理所所长李登根、电工班长参加了东海舰队1977年召开的表彰大会。  
 
1977年,从安徽蒙城农村参军的王明胜战友回忆,我是当年3月份新兵连训练结束后,分到机电科的。戴科长看到我的学历是高中,就安排我在科部做文书。  
 
农村的孩子,哪里懂得部队接待方面的事情呀,一次支队的王继英支队长到科里找戴科长谈话,因为他俩既是老战友又是好朋友,戴科长安排我给王支队长沏茶、削苹果,在削苹果时,洋相出来了,我还像在家里削地瓜一样,直着削。戴科长一看,马上把我叫到一旁,告诉我苹果应该转着削。我这才明白削苹果和削地瓜是不一样的。  
 
戴科长平时生活很俭朴,特别是在着装方面,一件泛黄的白衬衣领口都破了,他还在穿。他的大裆短裤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候,科部楼上没有自来水,每天都要到楼下水池边洗漱。每到夏季晚上洗澡,戴科长总是最后一个洗,洗完后肩膀上搭着毛巾,光着身子上楼,手里不停地用短裤上下拍打着全身,驱赶蚊子和小咬。战友们睡在床上,都能听到他有节奏的脚步声。  
 
这张照片是戴先锋科长和爱人袁素琴的结婚照。  
 
 
这张照片是戴先锋科长和两位女儿在上海的一张留影。照片里面的另一位战友是时任机电科助理员的许广仁。  
1979年,戴先锋从西沪港部队转业,安排在山东济宁机电贸易公司任副总经理。  
戴科长转业到地方工作以后,依然保持着军人本色,继续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据他的大女儿戴海燕回忆: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机电公司拥有大量的化肥汽车指标,但是父亲刚正不阿,从不徇私舞弊,坚决拒绝了转手一辆汽车指标,可以从中得到八万元的好处费。要知道那个年代,家里有一万元的万元户就是大款。  
戴先锋同志远见卓识,态度鲜明,邓小平政策刚出台,他就是坚定的拥护者。相信邓小平的政策,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生活富裕的康庄大道,为此仗义执言,常常与反对的人争论得面红耳赤。  
1991年3月8日,深受战友们敬重的戴先锋科长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59岁,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注:本篇文章的资料和照片,主要由卢安京、王绍谦、王明胜等西沪港老战友和戴科长的女儿提供。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