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 艇 记  
文 / 老兵:杨 军  
在潜艇部队服役时,曾经有过一次到武汉造船厂接潜艇的经历,此事虽已过去半个世纪,今天想起来,依然印象深刻。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自行建造常规潜艇,开始是上海江南造船厂,后来是湖北武汉武昌造船厂,再后来是广州黄埔造船厂,都分别建造了相当数量的多种型号的常规潜艇。1971年6月至9月,我所在的艇员队从武昌造船厂接回了一艘“33型”常规潜艇。 
 
 
1971年3月,我在青岛潜艇某支队“03型”117号潜艇上服役。一天,我们艇接到上级命令,要我们把现在的117号潜艇交给另一个艇员队,我们艇全体艇员准备赴武汉武昌造船厂接一艘刚刚建造完工下水不久的新型号“33型”常规潜艇。接到命令后,我们就投入了紧张的交接准备工作中,先是天天到艇上去对要交给兄弟艇员队的旧潜艇进行维护保养,清点各种机械备品及工具,以使兄弟艇员队从我们手上接走的潜艇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战斗力。其次是我们全艇上下抓紧做好接新潜艇的准备,各专业班都在学习讨论新型号潜艇与老型号潜艇的区别,在准备阶段先把新型号潜艇上的系统、设备弄明白,以便待到了造船厂后再到艇上针对实物进行学习操练,这样才能顺利接回新潜艇。尽管准备接艇期间的工作十分紧张忙碌,但一想到要接回一艘崭新的新潜艇,还要在新潜艇上工作好几年,我们每个艇员心情都很激动。到了6月中旬,准备工作就绪,我们全艇70多名官兵从青岛出发乘坐火车到上海,后转乘“东方红33号”江轮4天后到达武汉。造船厂在武昌区,我们住的地方是武昌区海军接艇部队接待站,接待站离武昌造船厂很近,步行不到十分钟就到了。接待站里除了我们这艘潜艇的接艇人员外,还有旅顺潜艇某支队的一艘接艇人员。 称武汉 “火炉”名不虚传,刚进入6月,武汉已是非常炎热,白天气温高达38c°,晚上睡觉也十分闷热难耐,半夜里都得起来冲个冷水澡才能接着睡一会,天亮醒来时凉席上都是一滩汗水。我们要接的新艇4个月前就已经从船台下水,此刻正静静地停靠在造船厂的江边码头。每天早饭后,我们都列队到新艇上去学习操练,造船厂组成的交船队各专业的师傅们手把手地教我们熟悉掌握各岗位的仪器机械。到了七、八月份,天气更加炎热,潜艇舱室里的温度超过40c°,因为工人技术人员中有不少女同志,我们进入潜艇舱室里都穿着工作服,几小时下来,身上的汗水顺着工作服直流到站着的岗位脚下,回到宿舍,湿透的工作服可以拧出半盆汗水。为了尽快掌握操作技术,我们谁都没有叫苦叫累,每天都坚持上艇,有时连星期天都不休息。到了8月底,我们基本上都已经掌握了各自岗位的操纵技能,经检查测试达到了潜艇出厂的要求,只等海军批准将这艘潜艇接回青岛。 在武汉接艇期间还有几件值得回忆的事,一是7月中旬的一天,我们全艇官兵参加了武昌造船厂另一艘潜艇的下水仪式。那是一艘“33型”改进型的潜艇,排水量更大。下水仪式很隆重,当时武汉军区的首长和代表接艇部队的旅顺潜艇某支队的首长都前来参加。随着造船厂领导宣布潜艇下水的口令,现场锣鼓喧天一片欢腾,船台上的这艘潜艇沿着轨道徐徐倒着滑入长江。二是到当时的武汉军区中南礼堂看演出节目,因为在武汉海军很少,武汉军区有文艺演出都会给海军接待站发一些票,我们去看演出时,都穿着整齐的灰军装,军容严整,当进入礼堂时,已经进入礼堂的陆军老大哥都齐刷刷地看我们,还不时发出“啊,海军多年轻,海军多英俊”等议论声,让我们感到脸上很光彩,觉得当海军很光荣。三是第一次见到了武汉长江大桥。我们接艇艇员中大都来自农村,入伍到青岛后没有到过别的城市,来到武汉后因学习任务重很少有机会出去游览武汉三镇,难得星期天艇上安排可以上街,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到武汉长江大桥看看。当我们几个来到武汉长江大桥桥头时,内心被如此宏伟壮观的长江大桥所震撼。 
 
 
作者(右一)与战友游览武汉长江大桥时合影 1971年8月底,海军批准我们将武昌造船厂建造的这艘“33型”潜艇接回青岛,9月2日上午10点左右,我们全艇官兵和船厂交船队工人技术人员一起登上潜艇,在前后各一艘拖轮的牵引下,沿长江一路顺流而下前往上海。因长江航道复杂,水深变化不一,所以潜艇在长江段不能自己航行得依靠拖轮牵引。武汉到上海长江段的距离有1100多公里,拖轮航行速度慢,至9月5日傍晚才抵达上海吴淞海军扬子江码头。在上海停靠两天,对潜艇整个的机械设备作进一步检查后,我们就要自己驾驶这艘潜艇驶向目的地青岛了。9月7日上午9点,在黄胜利艇长洪亮的口令声中,潜艇缓缓离开吴淞码头,向着长江出海口驶去。1个多小时后潜艇驶入辽阔的海面,在东海舰队派出的一艘扫雷舰护航下,我们驾驶的这艘新型潜艇向着青岛方向乘风破浪前进! 1971年9月9日,我们新接的这艘潜艇抵达青岛港潜艇码头,在经过了近两个月的试验试航后正式入列人民海军潜艇部队。这艘潜艇被海军命名为新中国60号潜艇,授舷号160,后改舷号211。 
 
 
160(211)潜艇进港雄姿  
 
 
160(211)潜艇节日中挂满旗 160(211)号潜艇入列海军后,先后完成了潜艇科目全训和多次执行巡航警戒反潜侦察任务。多次获得获得海军、舰队、基地通报表彰和嘉奖。还被上级授予军事训练达标先进单位称号。160(211)号潜艇当年在艇长黄胜利、政治委员史振珩的领导下,书写了海军潜艇史上的一段辉煌篇章。上世纪90年代初,在潜艇部队服役了20年的160(211)号潜艇完成了她的光荣使命,退出现役。 当年参加接160(211)号潜艇的70多名官兵中,有近20名战士先后被提升为潜艇指挥或技术干部,继续为潜艇部队续写了160(211)号潜艇的荣光! 
 
 
2022年春节,当年参加接艇的战友看望88岁高龄老艇长黄胜利(左三)下图看望92岁高龄老政委史振珩(左三)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