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沪港战友之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10|回复: 5

做汤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3 23: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吕明朋 于 2010-9-22 20:52 编辑

做 汤 有 感

最近论坛很热闹,特别是海风,帖子特别多,有修艇系列,封艇系列,还有讲故事系列,刮的我们睁不开眼,快成了台风了,有战友说:海风疯了。

其实海风的帖子还是很受战友喜欢的,尽管她是军工厂的职工,但资格很老,东海舰队潜艇部队随便他跑,艇上当兵的随他使唤,高兴了舞池里转两圈,生气了指着鼻子骂,黑风口一站码头上就起风浪,厉害,有性格。海风说的很多事,尽管蜻蜓点水,一掠而过,但就在这一掠之间,让很多战友回到了过去,想起了难忘的潜艇生活。

其中他说到在艇上修理的时候,和值更的一起吃饭,吃到最后就是做汤了,一看到他说的做汤,就想到自己值更的时候也是每餐之后就要做汤。在艇上值更吃完饭后,总喜欢把剩下来的菜,像什么小青菜,芹菜,韭菜,挑一点放在搪瓷碗里,倒点肉汤,加块肉,然后把那电茶壶刚烧开的滚烫的水倒进碗里,一碗汤就做好了,刺溜刺溜的喝下肚里,然后长长地喘出一口气,头上微微沁出一层薄汗,感到自足之余,悠然自得又很满足的爬出升降口,坐在码头引桥边,拿出一上游牌或是五一牌香烟,划上火点着烟吞云吐雾,眼睛瞅着远远的路,看接更的什么时候来。
那时候春夏秋吃饭都在二舱,艇内更4个人只要一个饭盒,加上码头更7个人就两个饭盒了,每个饭盒有四个小格,一个大格,潜灶是四菜一汤,所以四个小格打四个菜,大格打饭,要打汤只有拿茶壶了,但茶壶洗起来很费事,又很重,所以基本上不打汤,也只有夏天拿茶壶打绿豆汤喝喝。因此潜艇兵个个会做汤,我们也是老兵教会的,然后我们再教新兵,这个传统不知道现在还保留下来了没有(但愿有个05年以后的潜艇兵能给个答案)。
吃饭多在二舱军官舱的多用途桌子上,这张桌子出海时既是会议桌,又是餐桌,还是手术台,我孩子在澳洲参观潜艇,问我有张桌子上面有个很大的灯,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我说那是无影灯,当这张桌子用做手术时,那盏灯就派用场了。那个时候中共海军潜艇上的军医都具备开中刀的水平,军医在军医大学毕业后分到艇上,然后还经常到大医院实习。记得有一次好像是412医院的来了几个医生,拽了一条大狼狗到潜艇上,出海的时候,让这条艇的军医在海上给这条狗开阑尾,艇靠好码头,就把这条狗拉到卫生队,天天吃潜灶,过几天说是这条狗好好的,没受到感染,最后什么事也没有就好了挺好玩的。
我上艇后在113潜艇,69年的时候,军医是林德全,老同志,很温和,像父辈一样的年纪,待人很好,看到谁都是笑眯眯地。我说他像电影演员方化,就是演电影平原游击队的日本鬼子军官,他笑笑,摸摸我头。后来他调到卫生所当所长了,我很不舍得,偷偷掉泪了。然后就是李卜明军医,后来到辽宁新金和复县接兵,是朱为民和樊双会军医一起去的,海军工程大学回来又和269潜艇的梁医生打得火热,在海军杭州疗养院疗养,徐洪猛和我还有梁军医住一个房间,我和徐洪猛经常搞点恶作剧修理梁军医,他也不生气,嘻嘻哈哈的专门说点笑话出点洋相,给疗养生活带来很多色彩。后来在271艇远航,好像军医还是朱为民,提为机电长调到267艇后的军医就是梅绍前,梅军医也是我的好朋友,我们经常在我的机电部门长办公室聊天,谈点天文地理,说点鸡毛蒜皮的事。特别是他有了女朋友后,我就经常请教他怎么谈女朋友,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女朋友呢,心里蛮急的,他的经验是我非常需要的,也就听得特别认真。
潜艇上的军医很辛苦,在家里要到伙房检查饭菜质量,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不要吃出事来。每次出海都要对艇上的卫生提出建议。艇上有耗子了,要到卫生队去领耗子药。听六仓看大轴的轮机兵说,出海航渡的时候,艇晃得很厉害,他捧着个赃物筒不断的呕吐,当他吐完了想找块抹布擦擦嘴,结果看到不远的水管子上有只耗子也晕船了,也在那"吼啊吼啊"的吐,就那吐得样子和人也差不多,小肚子一抽一抽的,头一伸一伸的,这个战士也没那个力气去打耗子了,气不打一处来自言自语地说:"我怎么感到现在我和耗子差不多了"。据说医生知道了,靠好码头就封舱灭鼠,不知道那只耗子的命运如何。出海的时候医生经常要在四舱检查饭菜质量,有时候还帮炊事兵做饭,七号科目或是远航了,早上停止空气筒航行下潜后,军医就提着小药箱每个战位的跑,然后把那维生素和营养药放到舰员手中,看他们放到嘴里吃了下去才放心,再给另外的舰员发药。晚上在空气筒航行前。再发一次药。记得113艇没有空气筒航行,晚上都要浮出水面航行,李卜明医生又晕船,就拿一个空罐头皮,找个绳子吊着挂在胸前,边吐边发药,挺感动人的。
做汤还有很多故事,以后慢慢数落,就像海风那样,也来个系列,什么讲故事一二三,什么修艇叙事一二三,什么封艇叙事一二三,很有意思。回过头又在想,男爷们在干什么,女流之辈敢恨敢爱,我们潜艇战士就不能说点什么么,还有家属区的很有作为的干部子女,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么,我不信,海风嘻嘻哈哈的说了那么多难忘的事,那我们的战友呢,故事就更多了。不要在乎那么多,想说就说了,不要把记忆烂在肚子里。
发表于 2010-9-14 10: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吕动力的文章,我很感动,感动他对我的评价,感动我们的军人对事业的热爱...无私的奉献....最近去过次西沪,看到的听到的还如以前一样,用心想想,我们的军人还在为国家无私的奉献.....用青春汗水和生命....得不到多少回报...感觉他们很伟大...以前没觉得..
发表于 2010-9-14 11: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艇参观下现在的潜艇,码头引桥还如从前,上艇以后感觉又回到从前,那熟悉的柴油和机油,油漆混合的潜艇的味道。。浑浊的空气.....那没有阳光的舱室里还是亮着黄色的灯,到处管路阀门...狭窄的空间....偶然脚下高低不平....个子不高的部门长还是如以前你们那么的年轻,穿着布夹克式工作服,只是肩膀上多了条条杠杠星星,那些勤奋工作的修理工人还是从前一样....时光飞逝....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
发表于 2010-9-14 12: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海风的帖子还是很受战友喜欢的,尽管她是军工厂的职工,但资格很老,东海舰队潜艇部队随便他跑,艇上当兵的随他使唤,高兴了舞池里转两圈,生气了指着鼻子骂,黑风口一站码头上就起风浪,厉害,有性格。海风说的很多事,尽管蜻蜓点水,一掠而过,但就在这一掠之间,让很多战友回到了过去,想起了难忘的潜艇生活。
——
发表于 2010-9-15 00: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1# 吕明朋 做汤的方法很多,我记得我们每次在艇上值更吃完饭后,都要将剩下的菜,一样夹一点放在碗里,用电茶壶烧的开水倒在碗里,将碗里的油水倒掉,再倒入开水,再倒掉油水......反复三次后再喝那清汤菜叶(当时油水太重),那感觉真叫一个爽!
再就是记得我们268在黄家塘修船(艇还没进洞里),值更时在码头上,用铁丝编织的网,放到海里捞虾子,将活磞乱跳、一身透明的大米虾放在电茶壶里一煮,好鲜啊......现在想起来都让人流口水。
发表于 2010-9-21 17: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1# 吕明朋 你提到的林德全、朱为明分别在今年4月22日、去年9月26日去世。让我们永远怀念老前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西沪港战友之家 ( 沪ICP备09012567号-3 )

GMT+8, 2025-11-5 14:00 , Processed in 0.27694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